ID: 20625033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教案(两框题打包)-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3156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四,-2023-2024,八年级,法治,道德,统编
  • cover
社会生活讲道德 设计说明 引言首先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表明了第四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随后,点出此课的三个主题: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此课在学生懂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努力,共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文明的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1.学生在理解尊重含义的同时,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懂得尊重的复杂性,进而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 2.懂得参加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从态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3.使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一个价值要求,在学生体会和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对社会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诚信意识,积极参加诚信建设。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尊重的价值和意义;文明有礼的重要性;诚信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践行尊重的要求;做文明有礼的人的要求;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等。 资源与工具 1.资源。 时政新闻、网络图片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框 尊重他人 一、学习情境 教材首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开启这一框的学习,通过体育比赛中获胜者主动与失败者握手致意和一个学生在清洁工刚打扫完的道路上乱扔垃圾的情境对比,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尊重他人的意义和必要性,同时结合自己所受到的对待中,体会不尊重他人的消极影响,从而学会主动思考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认识和经验基础。 二、预习检查 1.尊重他人的原因。 (1)对个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2)对社会: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如何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3.平等待人的原因和做法。 (1)原因: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2)做法: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三、学习任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结合课件,展示素材,提出问题:你如何理解图片中双方赛前互相握手的行为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比赛双方赛前互相握手是相互尊重的体现。 【教师活动】进行总结提升,点明这节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让学生感知尊重的普遍性,理解尊重竞争对手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学习任务一:尊重的含义和表现。 1.【教师活动】出示材料:一个颇有名望的富商在路边散步时,遇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摆地摊卖旧书的年轻人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面包。有着同样苦难经历的富商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便不假思索地将8美元塞到年轻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没走多远,富商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从地摊上拿了两本旧书,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书,希望年轻人不要介意。最后,富商郑重其事地告诉年轻人:“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提出问题:阅读材料,说一说这位富商的做法体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阅读材料和问题,交流展示。 提示: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和相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材料信息,认识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2.知识整合,总结提升。 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