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30366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 无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21817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期末,答案,图片,试卷,历史
  • cover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学情调研 七年级历史 (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卷及答题卡上的 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5题,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李纲的高 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最大的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2.“隋鉴九品中正制之弊,改荐举为考试,文帝始建秀才科,炀帝更建进 士科,以策问及诗赋取士”。材料所说的取士制度为()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3.“他是一个悲剧中的英雄,他在执政开始时政绩显赫,但最后以退出政 务来结束他支离破碎的统治。”《剑桥中国隋唐史》评价的这位皇帝“执政开始 长 时政绩显赫”是指() A.出现“文景之治” B.出现“贞观之治” C.出现“光武中兴” D.出现“开元盛世” 4.唐都长安城的规划体现了天子的绝对权威,城市建筑的条理和规整是 国家法律和公共秩序的具体表现。此设计理念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政治追求 B.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 妆 C.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 D.工商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5.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中能够补证唐朝 民族交融的是() A.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6.下列图片是某同学搜集的研究性学习材料。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弈棋仕女图》(局部)吹排箫乐伎壁画 A.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B.尚武的风气盛行 C. 开放的社会风气 D.艺术生活丰富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7.天宝元年(742年),边军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 五以上。各地的节度使日益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材料反 映了安史之乱爆发的() 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结果 8.“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使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 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为改变这种局面,宋太祖() A.分化事权废除丞相 B.强化禁军首领的兵权 C.派文臣任州县长官 D.设枢密院负责军事事务 9.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横线处应填()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辽 11世纪前期,元昊建西夏 澶渊之盟、宋夏和议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金与南宋的对峙 C. 民族经济发展 D.元朝的建立 10.金朝统治中原后,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金朝设立了 译经所,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翻译成女真文字。上述材料说明了(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11.在我国古代引进了很多作物或水果,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下列 属于在宋代引入的是() A.占城稻 B.葡萄 C.玉米 D.甘薯 12.公元13世纪上半叶,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草原游牧帝国跃出历史 地平线,之后横扫欧亚大陆。这个帝国的开创者是() A.成吉思汗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忽必烈 13.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 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岳飞抗金》历史刷 B.《资治通鉴》 C.辽大明塔 D.《水浒传》 14.地方政区的设置标定行政疆域的分,将自然、人文及历史传承熔铸 其中,塑造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故乡。历史上中央政府设立负责管辖西藏的行 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驻藏大臣 D.伊型将军 15.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轼词中“屈子冤魂终古 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所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