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36175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8183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
  • cover
(课件网) 石 灰 吟 诗题和作者配对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 知诗人 赞颂石灰 01 石灰吟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吟诵,赞颂的意思。 石灰的介绍: 石灰以石灰石为原材料,石灰石是从山中开采出来的,锻造石灰时,工人们首先要将石灰石敲击成40—50厘米大小的小石块,然后从石灰窑铺起,一层石灰石一层煤,直至窑顶。然后从底部点火焚烧,几天后窑底就可以出石灰了。此时的石灰,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成分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浑身雪白,十分耀眼。接着把它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石灰石就变成了粉末状的洁白干净的石灰了。大家看,家里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一读 读准字音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读 读出节奏 诗人吟诵的事物是( ) A 竹子 B 梅花 C 石灰 D 白杨 造境:走进石灰世界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吟:吟颂。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释字词,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诗句品析(石灰经历了什么?) 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 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诗意: 首句写在开采过程中石灰岩经受了千万次的敲打锤击。 次句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句品析(留给人间什么?)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拟人 即使粉身碎骨也都无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诗意: 这两句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思考:作者又把什么留给了后人呢?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言志:体验于谦的石灰人生 思考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这首诗仅仅是在赞颂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探究写法 托石灰 言志向: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清清白白做人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拓展学习 抒怀:抒发对诗人的无限崇敬 一诵 少年情怀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诵 为官感悟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诵 临刑陈词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