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用字母表示数(2)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目录 01 02 03 04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与任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反思 01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讲述 内容 1 教材分析 2 通过引入更多实际情境和复杂问题,教材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方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引导他们从具体的数值运算过渡到抽象的符号运算,提升数学素养。 本课时继续深入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教材在上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学生对代数表达式的理解和应用。 学情分析 学习基础 学习认知能力 经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仍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可能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字母、如何构建代数表达式等问题感到困惑。 此外,学生的代数思维尚未完全形成,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继续加强引导,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提升他们的代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02 教学设计 教材目标 情感目标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难点 重点 教学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03 教学过程 1 2 3 4 5 6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复习导入 根据剪下的长方形纸条的长度计算面积,并完成下表。 6 12 16.8 24 45 3x 底面积=边长×边长 用S表示正方体的底面积,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 3 回忆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底面积=边长×边长 用S表示正方体的底面积,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 3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 a a S 表示两个a相乘,可以写成 ,读作“a的平方”。 = a =a a a V =a 表示三个a相乘,可以写成 ,读作“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 用字母表示我们学过的一些计算公式。 试一试 周长C 面积S 体积V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长方体 C=4a C=2(a+b) S=ab S=ah 底面积 S=ab V=abh S=a S=(a+b)h÷2 S= ah÷2 (1)五(1)班给敬老院送苹果,第1组同学买了8 kg 苹果,第2组同学买了5 kg苹果。如果每千克苹果 x 元,两组共花费多少元? (2)当x = 6时,两组共花费多少元? (课本第76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 1. (8+5)x=13 x (8+5)×6 =78(元) 情境导入 课后练习 答:两组共花费13x元。 答:两组共花费78元。 2. 填一填。 a 7 12 20 8.5 10.4 a-5 2 3a 21 7 15 3.5 5.4 36 60 25.5 31.2 (课本第76页“练习二十一”第4题) 3.想一想。 当a等于什么时, 和2a相等? 当a=6时,2a与 各等于多少? 2a 这两个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课本第76页“练习二十一”第5题) 2a 表示a的两倍 表示两个a相乘 当a=2时,2a=4, =4, 和2a相等。 当a=6时,2a=12, =36。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数、数量关系或公式。 课后作业 1. 课本习题;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用字母表示数(2) 板书设计 底面积=边长×边长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 a a S = a =a a a V =a 谢 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