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36945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案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35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
  • cover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案 课程类型:新课 教学课题:《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时安排:1课时 时间分配:45分钟 教材分析 《满江红(小住京华)》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第四首词。本首词是秋瑾女士在冲破家庭与婚姻牢笼之后所写,主要通过描写秋天景色,表达了词人参与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理与敢于为革命奋斗、为国家奉献的爱国热情和远大政治抱负。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年的学习,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与思想感知能力,能够基本感知文章大意,但对词人敢于为革命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与强烈的爱国情感等方面把握方面不足,特别是对本文词人与家庭决裂后,准备投身革命的复杂情感与矛盾思想掌握不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词人走向革命道路的复杂心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敢于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思想品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如“拭、强、侬、莽、殊、胸襟、蛾眉、俗子”等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把握好词重音与停连,读出秋瑾的豪情万丈。 体会文中用典手法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读法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理解词人矛盾复杂的心情,把握词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革命者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敢于为革命奋斗、为国家奉献的爱国热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感与勇于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秋瑾巾帼不让须眉的女革命者形象。 把握词中词人思想情感的变化,理解词人矛盾复杂的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词中借典抒情的妙处。 把握词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与敢于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点拨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教学过程(两课时) 新课导入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许多先烈,为追求中国独立解放而牺牲流血。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本首词的作者秋瑾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中国革命而舍身求法的人,今天让我们走近秋瑾,去了解她甘于为革命奉献的高尚品德与强烈的爱国情感。 作家作品简介 作家简介: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人(今天浙江绍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 ,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满江红介绍: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厉声教《满江红·浩浩长江》、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扫清文中字词障碍,理解特殊词语。 拭(shì)强(qiáng)、侬(nóng )、莽(mǎng)、为(wéi) 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为:介词,作用同于、在,表示时间或处所。这里表示地点,篱笆之下。为篱下:在那篱笆下面。 秋容如拭: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楚汉相争中楚军被围困于垓下的故事,感叹王朝面对帝国主义的“豆剖瓜分”束手无策、一退再退、软弱腐败的窘态。 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年。徒,空,徒然。 苦将侬:苦苦地让我。侬,吴语经典特征字。本意是人,在古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