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46839

【高效课堂】人教A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6.1.3焓变(教学课件)

日期:2024-06-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613552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效,课堂,人教,2019,高中,化学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三课时 焓变 新人教版 化学 必修第二册 01 目录 反应热及其测定 02 反应热与焓变 01 一、反应热的测定 内容内容内容 一、反应热的测定 1.体系 我们将试管中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及发生的反应等看作一个反应体系,简称体系(又称系统) 与体系相互影响等其他部分,如盛溶液等试管和溶液之外等空气等看作环境 2.环境 内容内容内容 一、反应热的测定 3.热量 指因为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等能量。 4.反应热 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内容内容内容 一、反应热的测定 5.反应热的测定 许多反应热通过量热计直接测定 简易量热计示意图 保温杯式量热计 现代量热计 内容内容内容 探究实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根据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概念,通过简单实验测量一定量的强酸、强碱溶液在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简易量热计、量筒(50 mL)两个、 0.50 mol/L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内容内容内容 ②用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盐酸,打开杯盖,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盖上杯盖,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t1),记录数据,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③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t2),记录数据。 实验步骤 ②③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t2),记录数据。 用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盐酸,打开杯盖,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盖上杯盖,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t1),记录数据,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打开杯盖,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立即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用玻璃搅拌器匀速搅拌,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t3),记录数据。 ④⑤重复实验步骤②~④两次。 探究实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内容内容内容 探究实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内容内容内容 实验次数 反应物的温度/℃ 反应前体系的温度 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温度差 盐酸 NaOH溶液 t1/℃ t2/℃ (t2-t1)/℃ 1 2 3 探究实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数据处理 记录数据 内容内容内容 探究实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为了计算方便,可近似地认为实验所用盐酸、NaOH溶液的密度和比热容与水的相同,并忽略实验装置的比热容。 取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根据温度差和比热容等计算反应热 盐酸的质量m1=50 g NaOH溶液的质量m2=50 g 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 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Δt=t3-(t1+t2)/2, 数据处理 内容内容内容 探究实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数据处理 盐酸的质量m1=50 g NaOH溶液的质量m2=50 g 反应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 则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为: 实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Q=c·(m1+m2)·(t2-t1)= Q n(H2O) 4.18×100×3.4= 1421J = 1.421kJ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Q = c m Δt 内容内容内容 一、反应热的测定 6.中和热 大量实验测得,在25℃和101kPa下,强酸的稀溶液与 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 微点拨 ①弱酸弱碱稀溶液,因为电离吸热, 故生成1molH2O放热 < 57.3 kJ ②强酸强碱浓溶液,因为稀释放热, 故生成1molH2O放热 >57.3 kJ 01 二、反应热与焓变 二、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