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地理期末质量检测 (时间75分钟,共100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下图为某时间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此时,甲、乙、丙、丁四地中只有一地为雨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为雨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该地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高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3.此时上海吹(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答案】1.B 2.C 3.D 【解析】1.图中甲位于高压脊、乙位于低压槽、丙位于高压中心、丁位于高压脊,只有低压槽可能形成降水,最有可能为雨天的是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图中乙所在的低压横槽位于低压中心右侧,是暖锋,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暖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此时上海位于高压脊的北侧,等压线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是由东南指向西北,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右偏,因此上海吹东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若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低压槽常形成锋面,低压中心左侧的锋面为冷锋,右侧的为暖锋。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 南美洲栗鼠是一种生活在安第斯山脉海拔500米以上的鼠类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体长约20厘米,重约200克,多居住在树洞、灌木丛或岩缝里。南美洲栗鼠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每3个月就换一次毛。下图示意某科研团队观测的南美洲栗鼠地面活动个体数量的平均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4.南美洲栗鼠的地面活动规律可反映出其喜欢的环境是( ) A.炎热潮湿 B.凉爽干燥 C.炎热干燥 D.酷寒大风 5.7月南美洲栗鼠地面活动个体数占比较1月高的主要原因是7月为( ) A.南半球的冬季 B.光照最强时期 C.水源最充足时期 D.食物最丰富时期 6.化石显示南美洲栗鼠从没有迁移到别的大陆,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南美洲栗鼠在当地没有天敌 ②南美洲栗鼠在当地食物充足 ③南美洲与其他大陆隔绝 ④南美洲环境适宜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4.B 5.A 6.C 【解析】4.根据题目描述,南美洲栗鼠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脉,主要以植物为食,体型较小,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每3个月就换一次毛。这些信息表明,栗鼠适应了高海拔的凉爽干燥环境,因为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它们保持体温和寻找食物。此外,它们多居住在树洞、灌木丛或岩缝里,这些地方通常提供了一个凉爽和干燥的栖息地,再加上图示中栗鼠在当地22时--次日3时的时间段最为活跃,而正午时基本见不到栗鼠活动,更加证明其更喜欢凉爽的天气。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 5.南美洲栗鼠生活在南半球的安第斯山脉,因此7月是它们的冬季,冬季时,栗鼠需要寻找更多的食物来储备能量抵御寒冷,因此地面活动可能会增加,A项正确;南半球冬季夜变长,光照相对较弱,B项错误;南半球冬季天气冷,高山冰川融水少,水源不充足,C项错误;南半球冬季食物缺乏,栗鼠需要寻找更多的食物来储备过冬,D项错误。故选A。 6.化石记录显示,南美洲栗鼠从未迁移到其他大陆,这可能是由于南美洲环境适宜,适宜栗鼠的生存,而且其食物相对充足,使得它们没有必要冒着风险迁移到其他地方去,②④对;南美洲栗鼠只在夜间时大量出没,可能也是为了防御天敌的缘故,在夜色下活动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①错;南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