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45分钟 授课人 盘伟国 二、课时目标 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知道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从而能运用图片等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区域认知)。 2.通过图表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通过实例和图片,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教学难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主题式情境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导入(情境)/5分钟 【图片导入】 师:展示采访视频动画 在前往非洲考察时,当地小朋友们没有零食,但是嘴里嚼着一些黑黑的小豆子…… A:你们嘴里嚼的是什么呀?还有一股巧克力的香味? B:我们嚼的可可豆,我也很想吃巧克力,但是这在我们家乡卖1千克可可豆也买不到一块巧克力。 师:为什么生产可可的地区却卖1kg可可豆却也无法买一块美味的巧克力呢?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学习。 学习新知(探究)/30分钟 一:黑种人的故乡 展示地图:“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 指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问题讨论】 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维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 生: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师: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请同学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构成如何? 【读图了解】 读历史上世界黑种人的分布和迁移示意图,了解黑种人的过往历史。 二、世界原材料宝库和单一的商品经济 问题探究1:撒哈拉以南地区为何资源丰富? 【地图绘制:地形】 1.请在图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一个大岛、一个海湾,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样的特点? 2.请在板图中注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 【读图讨论:气候】 1.阅读“非洲的气候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2.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察出当地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总结:热带雨林气候中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承转】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原的景观图中看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和我们的新朋友一起生活在哪里。有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上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他们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由教师将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悉准备,上课时,先介绍大家。) 【思考】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善于奔跑。请大家讨论一下,野生动物的特点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 【提问】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外,根据上面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了解,那个小朋友的家乡还有哪些资源会十分丰富? 【承转】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