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65857

7.折线统计图(课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日期:2024-06-3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79869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折线,统计,课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 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总结出画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画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养成做事 条理分明、严谨细致的个性品质。 结合实例,能够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变化规律,并 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做出简单分析,培养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僮图意,会画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分析问题,根据折线判断增减幅度的大小,进行合 理预测和推断发展趋势。 教学准备:课件和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我们焦作本来就是一座旅游的城市,有许多风景游览区。 下面请看(播放视频) 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视频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看真美呀! 师:正因为云台山景色优美,所以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大家看,为了更清 楚的表示这些游客信息,我们先要做什么呢? 云台山2015-2020年游客数量信息 2015年3万人;2016年2.5万人; 2017年4万人;2018年4万人; 2019年5万A; 2020年7.5万人。 生:(整理数据) 师:大家回想一下,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整理数据的方法? 生:制成统计表 师:对,制成统计表中,可以更清楚的表示数据信息。从统计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据 信息呢?谁来说一说? XX山2015-2020年游客数量统计表 时间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人数 (万人) 3 2.5 4 4 5 7.5 预设:2015年有3万人,2016年有2.5万人 师:以前学习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还有什么呢? 预设: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和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大家看,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你都有哪些发现? 师结:对,直条的高矮能够直观的比较出我们数量的多少,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直观的特 点。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注意看如果我们把直条瘦瘦身,直条变成线,现在还能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吗?说说理由。 生:能,虽然直条变瘦了,但是高度不变,仍能比较数量的多少。 师:如果继续变化,把这些线变成点,现在还能看出具体数量吗? 云台山2015-2020年游客数量统计图 (万人) 如果我们把这些点顺次连接起来,请抬起你的右手跟着课件和老师一起画一画。 师:大家看,在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统计形式,它的名字就叫折线统计图。 (—)认识点和线 师:大家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生:点和线。 师:这里的点表示什么?线又表示什么呢?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_下 生:交流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呢? 预设:这里点表示数量,点高数量多,点低数量少, 师结:对呀,这里的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研究完了点,我们再来研究研究先,这里的线表示什么? 预设:上升的线表示数量增加,下降的的线表示数量减少,平平的线表示数量不变。 师结:看来线能告诉我们数量的变化, 师:现在我们把眼光聚焦到这里,这三条线段有什么共同特点? 人数云台山2015-2020年游客数量统计图 (万人)8 7 6 5 4 3 2 1 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年份 预设:都是上升的,数量增加了, 师:对呀,都是上升的,上升的幅度一样吗?为了便于我们观察,我们把这三条线段放 在一起比较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预设:2018~2019年上升的幅度最小,2019-2022年上升的幅度最大, 2018-2019年的线段最短,2019-2020年线段最长 2018-2019年形成的角度最小2019-2020年形成的角度最大 师:线的坡度不同,数量的变化趋势也不同 线的坡度越高,数量变化越多,线的坡度越小,数量变化越少。 (二)观察分析,合理预测 师:刚才我们是一段一段观察的,下面不妨来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