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676883
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5897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初中
,
语文
,
八下
,
第六
,
单元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 咏梅》是部编版教材八下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后两首。两首词均是咏物词,苏轼借“月夜孤鸿”托物寓怀,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陆游借“梅花”言志,抒发他虽一生坎坷却坚贞不屈的高洁志向。这两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宋代文人,才华横溢,志趣高远,却郁郁不得志。然而他们又都善于以诗文排解愁绪,借物抒怀言志,意味深隽。 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通过《紫藤萝瀑布》《陋室铭》《爱莲说》等文章了解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知道知人论世来理解诗歌。但是对咏物诗缺乏系统的学习,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学习。 词作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103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讯,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他一生主张抗金、收复中原,但遭到投降派的忌恨、排挤。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感悟诗歌意境,体会意趣; 3、诗歌联读,探究情感。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品读诗歌,感悟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探究词人寄寓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如果我要出去旅行,我要找苏东坡,他会是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周恩来说:“宋诗陆游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卜算子·咏梅》,去会会这两个特别的人。 二、初读感知 1、听音频,明节奏,感知韵律 2、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和赏析,感知内容 3、点名朗读,师生互评 三、思考探究 1、请同学们找出两首词的共同点。 预设:都属于咏物诗;词牌名一样; 出现了同样的词———独、寂寞。 PPT展示: 谁见幽人独往来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已是黄昏独自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补充:“卜算子”是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特点是流美婉转、含蓄蕴藉。 2、可见这两首词的感情基调都是孤独寂寞,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揣摩出这样的情感? 预设:意象:苏词:缺月、疏桐、漏断、寒枝、沙洲,环境萧条冷清; 陆词:驿外、断桥、黄昏、风、雨,环境荒僻凄苦。 3、作者仅仅是在写“孤鸿”,写“梅”吗? 预设:作者写在凄苦的环境、不幸的遭遇里孤独坚守的,不仅仅是“孤鸿”和“梅”,更是自己。苏轼写“孤鸿”“惊起却回头”,实际是写自己惊魂未定,梦寐惶恐,写“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也是写自己居无定所,表现了自己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陆游以梅花自况,写梅花开在“驿外断桥边”,实则是自己怀才不遇,却能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5课故乡(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7课孤独之旅(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4课诗词三首(学生版+解析)(2024-11-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