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78500

第1章 不等式与集合 课件

日期:2025-11-12 科目:数学 类型: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072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章,不等式,集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不等式与集合第1章目录1.1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1.2 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1.3 一元二次不等式1.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1.5 简易逻辑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应用。2.了解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掌握常用数集的记法。理解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会进行数集与区间的互化。掌握用集合、区间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并能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了解集合交集的概念及运算,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4.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了解并集的概念及运算。5.体会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会用变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了解补集的概念及运算。6.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真假。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会利用它们判断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1.1 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实数的大小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例如,点A与实数2对应,点B与实数-3对应等。可以看到,当数轴上一点P从左向右移动时,它对应的实数就逐渐增大。数轴上的任意两点中,右边的点对应的实数比左边的点对应的实数大。例如,点A位于点B的右边,则点A对应的实数2比点B对应的实数-3大,即2>-3。在数轴上,如果点A在点B的右边 (或左边),点A对应的实数为a,点B对应的实数为b,则有a>b(或a<b)。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和b,它们具有如下基本事实:a-b>0 a>b,a-b=0 a=b,a-b<0 a<b。由此可知,要确定两个实数a和b的大小关系,还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进行判定。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从实数的大小关系出发,可以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 (或减去)同一个实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m>b+m;如果a<b,那么a+m<b+m。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 (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且m>0,那么am>bm;如果a<b且m>0,那么am<bm。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 (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即如果a>b且m<0,那么am<bm;如果a<b且m<0,那么am>bm。性质4 不等式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且b>c,那么a>c。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我们知道,对于任意实数a,都有a2≥0。那么,对于任意实数x,y而言,必定有(x-y)2≥0,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将(x-y)2≥0的左边展开得x2-2xy+y2≥0,移项得x2+y2≥2xy。这表明对于任意实数x,y,都有x2+y2≥2xy,①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特别地,当a>0,b>0时,我们用分别代替x,y,则不等式①变为a+b≥2,即通常称不等式②为基本不等式,其中,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因此,不等式②表达的结论为:两个正实数的几何平均数不超过算术平均数。当a,b的和一定时,若不等式②中等号成立,则a,b的几何平均值取最大值;当a,b的积一定时,若不等式②中等号成立,则a,b的算术平均值取最小值。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很方便地解决一些求最大 (小)值的实际问题。集合的概念不等式的解的全体也被称为解集。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组成的全体就是一个集合 (简称集)。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例如:满足不等式x<3的全体自然数0,1,2组成集合A,满足不等式x+3<5的全体实数组成集合B。集合中的每个对象都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如果给定一个集合,则任何一个对象是否为其中的元素应可明确判断。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