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91799

1秋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205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秋天,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 题 秋天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教具 教材内容 分 析 《秋天》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是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秋季景色优美,作者所选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 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①利用PPT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②利用多媒体电教平台边演示操作边讲解。 ③利用思维导图归纳出装饰美化文字的各种方法,形成有条理的思考帮助记忆。 ④用word录入、修饰、美化文章。 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处于6-7岁阶段,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 2、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长时间的学习可能会有一定的疲劳和厌倦。 3、学习难点:在拼音学习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发音不准、拼写困难等问题;在识字方面,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笔画顺序不对、字形记忆困难等问题。 教学目标 1.运用熟字加一加等方法认识“秋、气”等6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2个偏旁。在对比中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朗读课文,读准“一”的不同读音。认识自然段。背诵第一自然段。 3.结合生活观察,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读准“一”的不同读音。认识自然段。 2.结合生活观察,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看图导入 1.多媒体课件播放秋景画面,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哪些美景,都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2.出示“秋天”词卡,引导认读:“秋”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这个字是由哪两个学过的字组成的?学生回答。秋天是禾苗成熟的季节,所以“秋”里有一个“禾”。利用词卡反复认读“秋、秋天”。 3.给“秋”字组词。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里的技术应用的教研与技术融合的目的是否达到。如:“采用展示 石拱桥的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中观察几何。 多媒体课件播放秋景画面,自然的导入新课。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初读感知,字词正音 1、观看视频,提醒学生认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字词,练习朗读句子。 (1)课件出示词语,教师强调“了、子”都是轻声,要读得轻而短。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课件出示短语,学生以多种形式认读: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师生对读。 (3)借助拼音读准“一”的变调。 设计意图 标红特殊的拼音,引发学生观察发现。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认识自然段 1、引导:课文是由一个一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个自然段开始都会空两格,空两格就是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开始。数一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一数课文的自然段,并示范标上序号。 3、学生照样子,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4、投影校对标注的序号,请标错的学生修改正确。 设计意图 课件展示自然段,非常清楚明了。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引导: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学生自由读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