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9210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6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无答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0次 大小:1024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答案,弊端,体制,建设成就,苏联
  • cover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旭日东升,喷薄 出卷网而出。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联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列宁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其中的艰难曲折与成败得失已成为一笔巨大的历史财富。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吧!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人民生活困苦,有的地区甚至发生了农民暴动。 1920年,苏维埃俄国重工业产量比战前减少 出卷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食盐和食糖产量分别只及战前的30%和8%,粮食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经济形势的严峻导致了工农大众生活的恶化,工人常常处于饥饿之中,农民对余粮征集制不满,工农联盟受到威胁。在唐波夫省、乌克兰、顿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等地,不断出现农民以各种形式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活动。这些情况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改变。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19 出卷网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新经济政策规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热烈欢迎,苏维埃俄国工农业生产也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1922年12月,苏维埃俄国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各苏维埃共和国共产党一致同意列宁将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一个新国家的提议。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批准了建立苏联的宣言和联盟条约,选举了领导机构,正式宣告苏联建立。最初加入苏联的苏维埃共和国有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后来,随着一些新的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和加入,苏联的成员不断扩大。1924年,苏联第二次代表大会批准了苏联宪法,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正当苏联人民迎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到来的时候,1924年1月,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不幸逝世。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洪流之中。 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 出卷网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只用了4年零3个月的时间便提前完成。到1932年,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70%,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大大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 出卷网 出卷网 1937年,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产量比十月革命前的1913年几乎增长5倍,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苏联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20世纪二 出卷网三十年代,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包围,国内经济和文化条件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斯大林创建了这一时期的苏联经济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创建自有其必要性,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 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是一个以国家为 出卷网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经济上,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