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再坏的男人或是女人,他或她心中都有一个自私的然而神圣的感情。《雷雨》教学设计 【备课之初】 从古代戏曲《窦娥冤》转到现代话剧《雷雨》,对于经典作品的解读,总让人心生敬畏。如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是我一直在追寻的方向。因此,在《雷雨》的备课过程中,我试图让学生通过观看《雷雨》相关视频和话剧表演,进而尝试演绎《雷雨》的经典情节,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复杂的个性,感受戏剧的独特魅力。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文学的四大体裁都有什么吗? 生:小说、散文…… 师:你们知道中国的现代小说是从谁手里成熟起来的吗? 生:鲁迅。 师:对,是从鲁迅手里成熟起来的。散文呢? 生:朱自清。 师:大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当然我们刚才提到的鲁迅先生,他的散文也写得漂亮,还有林语堂、周作人等。从这些人手里成熟起来。那诗歌呢? 生:徐志摩。 师:大家很熟悉的就是《再别康桥》,还有郭沫若,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还有一类是什么?———戏剧。说到“戏剧”,有同学一下子就想到了我们上节课刚学过的《窦娥冤》,但是《窦娥冤》严格意义来说是属于———戏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戏剧的常识。 而这节课我们所讲的话剧,是戏剧的一种,它完全属于“舶来品”。 它是从谁手里成熟起来的?就是从曹禺,有了曹禺,中国的话剧就有了与小说、散文、诗歌比肩的地位。 二、戏剧相关常识简介: 【一】、戏剧的概念 【二】、戏剧的三要素 戏剧冲突———戏剧鉴赏的灵魂;戏剧语———戏剧鉴赏的基础;戏剧人物———戏剧鉴赏的核心。其中,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三】、戏剧的分类 【四】、戏剧的特点 【五】、戏剧的鉴赏方法 三、知人论世:介绍作者及背景 师:《雷雨》这部剧到今天八十多年了,长演不衰。它培养了我们国家的一代又一代的表演艺术家。据统计,到八十年代,凡是有名的表演艺术家几乎没有没演过曹禺话剧的。可见《雷雨》和曹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来看一看曹禺。 【一】、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市,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中国的莎士比亚”。 1910年生于没落的旧军官家庭。家里终日弥散着烧鸦片的烟雾,永远是下午的昏暗郁闷,专制的父亲,废人一样的哥哥……这样的生活场景,在日后接受了五四新思潮影响的曹禺心中,注定激起永久的厌弃与诅咒的情绪,也匡定了曹禺剧作的母题与基调。 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而曹禺就读的南开中学,历来具有演剧传统,最终将他引上通往戏剧大师的艺术之路。在南开,曹禺在张彭春老师的指导下,不仅登台演戏,而且改写剧本。且自幼随继母看戏,培养了最初的戏剧情结。 在15至20岁之间,曹禺所演所改写的剧真不算少。张彭春老师还将一套英文版的《易卜生全集》赠送给他研读。在清华大学读西语系时,曹禺回忆说,有一段时候,可以说早早晚晚都把时间放在读西洋剧本里头。 1933年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