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5.2 电功率(第2课时)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典例分析 04 课堂总结 05 当堂检测 06 目录 2022新课标要求 3.4.5 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4.6 通过实验,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4.7 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学习目标 1 理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理解电功率计算公式P=UI及其变形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能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电功率公式解决问题。 新知导入 1.电功率的四种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P=U I P= P= P= 2.四个公式中,哪些适用于所有电路?哪些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前2个适用于所有电路,后2个适用到纯电阻电路。 探索新知 一、公式 应用 P= 2、单位选择方式二:常用单位P(kw),W(kwh),t(h) 1、单位选择方式一:国际单位P(w),W(J),t(s) 典例分析 例1.一只灯泡接到220V的电路中,10min消耗的电能是2.4×104J,求:灯泡的电功率是多大? 答案:40W 典例分析 例2.一个用电器工作40h,消耗的电能是1kW·h,则它的功率是多大?另一用电器的电功率为100W,它工作1h消耗的电能是多少kW·h? 答案:25W 0.1kW·h 典例分析 例3.某家庭电路电能表上标有2000r/kW·h,该电路中只有一电饭煲工作15min时,电能表的转盘转过500转,则电饭煲箱耗电能_____ kW·h,功率是_____W。 0.25 1000 探索新知 二、额定电压U、额定功率P、额定电流I及电阻R之间的换算 3、已知U、P则 I= R= 1、已知U、I则 P=UI R= 2、已知I、R则 P= U=IR 四个量中,已知其中2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2个量。 典例分析 例4.一只灯泡标有“220V 100W”字样,则它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A,它的电阻为_____Ω 0.45 484 典例分析 例5.现有甲、乙两盏电灯,分别标有“220V 60W”和“220V 20W”字样,如果它们都能正常发光,通过它们的电流I甲_____I乙,电阻R甲_____R乙(均选填”>”、“<”或“=”)。 > < 探索新知 三、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计算 连接方式 电压特点 电流特点 电阻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欧姆定律公式_____,变形公式_____ 电功率计算公式_____, 推导公式_____ U=U1+U2 I=I1=I2 R=R1+R2 U=U1=U2 I=I1+I2 I= U=IR R= P=UI P= P= 探索新知 四、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比例问题 1、R1和R2电阻串联时: I1:I2=1:1 U1:U2=I1R1:I2R2=R1:R2 与电阻成正比 P1:P2=I12R1:I22R2=R1:R2 与电阻成正比 2、R1和R2电阻并联时: U1:U2=1:1 典例分析 例6.已知电阻R1:R2=2:3,将它们串联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将它们并联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 1:1 2:3 3:2 3:2 典例分析 例7.把R1=3Ω的电阻和R2=6Ω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已知R1两端的电压是3V.求:(1)电源电压 (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3)电路消耗总的电功率 答案:(1)9V (2)6W (3)9W 典例分析 例8.如图,R=12 Ω,小灯泡L的电阻为6 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3 A。求:(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1)加在灯泡L两端的电压。 (2)R的电功率。 (3)电路的总功率。 答案:(1)12V (2)12W (3)36W 典例分析 例9.将“6V 2W”的灯泡L1和“6V 3W”的灯泡L2并联后接入6V电路中,则电路的总功率为 W,将他们串联后接入6V电路中,L1的实际电功率为 W、L2的实际电功率为 W、电路的总功率为_____W.(不考虑测试对电阻的影响) 5 0.72 0.48 1.2 典例分析 例10.如图甲所示是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关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