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不同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方式不同 学习目标 通过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培养理解能力。 通过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通过关注人类各种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培养创新能力。 思考:在自然保护区中,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适宜,大熊猫种群数量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情境导入 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方法 0 20 40 60 n 思考: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请预测该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用公式或图示表示。 时间(min) 细胞数 0 20 40 60 80 20 21 22 23 24 分裂 细菌繁殖产生的后代数量 种群数量的变化 思考: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请预测该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用公式或图示表示。 Nt=N02t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方法 种群数量 时间 指数增长 特点: 起始增长很慢,后来越来越快,且单位时间都按一定的百分数或倍数增长。 条件: 理想条件(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概念:指数增长,又称“J”形增长 种群在无限环境条件下呈指数增长 种群数量 时间 指数增长 实例一:1859年,一个英格兰的农民带着24只野兔,登陆澳大利亚并定居下来,但谁也没想到迁入一个新环境后,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天堂。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一个世纪之后,这个澳洲“客人”的数量呈指数增长,达到6亿只,引起了一次农业灾害。它们吃庄稼,毁坏新播下的种子,啃嫩树皮,并且打地洞损坏田地和河堤。 实例二:在20世纪30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环颈雉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大致符合“J”形曲线。 种群在无限环境条件下呈指数增长 实例三:凤眼莲原产于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它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 。 结论: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若该环境是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条件的,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增长。 种群在无限环境条件下呈指数增长 在实际环境条件下,地球上哪怕只有一种生物按指数方式无限增长下去,最终也会把其他生物排挤掉,同时该物种也将走向毁灭。 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 种群在无限环境条件下呈指数增长 概念: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原有个体数的比值。 表示方法: 增长率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种群原有个体数 种群增长率 λ 现有个体数 原有个体数(前一年) = = = = - = λ-1 增长率=0,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增长率>0, 种群数量增长 增长率< 0,种群数量下降 ①当λ=1时 ②当λ>1时 ③当0< λ<1时 ④当λ=0时 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下一代中灭亡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倍数(λ)之间的关系 只有λ>1且为定值时,种群增长才为“J”形增长; 概念: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 表示方法: 种群增长速率 种群数量曲线 呈“J”形增长 增长率 恒定值 增长速率曲线 逐渐增大,也呈“J”形 “J”形增长特点:种群的增长率是一定的;种群数量没有上限; “J”形曲线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图像 ①1-4年,种群数量呈_____形增长 ②4-5年,种群数量_____ ③5-9年,种群数量_____ ④9-10年,种群数量_____ ⑤10-11年,种群数量_____ ⑥11-13年,种群数量_____ ⑦前9年,种群数量第_____年最高 ⑧9-13年,种群数量第_____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