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17309

1.4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判读 微课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日期:2024-11-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3372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判读,2023-2024,人教,学期,地理,七年级
  • cover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老师 学科 地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微课名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视频长度 5-8分钟 制作时间 知识点来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适用对象 七年级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辅助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判读方法。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地形特征。 3.结合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分析地形对行军路线选择的影响。 教学重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教学难点 将等高线地形图知识应用于实际地形分析中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片头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地理微课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填课题)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辉煌历史。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穿越了无数的山川河流,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其中,六盘山以其险峻的地形给红军长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展示六盘山风景图和地理位置图)六盘山,位于陕甘宁交界处,地势险峻,山高谷深。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是如何克服这些地形困难,成功翻越六盘山的呢?那就不得运用到表示地形的相关地图———等高线地形图 二、新知学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原理。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一座山切成无数层水平面,每一层水平面与山的交点都会形成一个闭合的曲线。这些曲线就是我们所说的等高线。(动画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用3d模型模拟山体被切成水平层,高亮显示每一条等高线) 将这些等高线垂直向下绘制到一张平面上就形成了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的数值代表海拔高度,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则反映了地形的坡度。(等高线上显示海拔)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峭,地形起伏大。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平缓,地形起伏小。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平缓,地形起伏小。(等高线模型上展示陡峭和稀疏) 山体部位的判读: 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红军面临了翻越六盘山的艰巨任务。六盘山,地势险峻,山岭陡峭,对于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红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力和高超的地形判读能力。当时,红军的一支先遣部队负责探路和寻找合适的穿越路径。他们手中只有一张简陋的等高线地图和一些指南针等基础的导航工具。面对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凭借着对地图的深入研究和实地勘察,逐步摸清了六盘山的地形特点。(展示红军长征的的相关影像资料) 现在,我们假设自己就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名战士,即将翻越六盘山。手中的这张等高线地形图,就是我们判断地形、选择行军路线的关键。在地图上,我们能够注意到六盘山的山脊线密集且起伏大,这表示山势陡峭,攀爬困难。 教师:首先,请大家观察这张等高线地形图,找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谁能告诉我,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和山谷是如何表示的? 学生A:山脊的等高线会向海拔较低的地方凸出,而山谷的等高线会向海拔较高的地方凸出。(展示等高线模型中的山脊和山谷对应到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形状) 教师:非常准确!山脊就像是山脉的脊梁,而山谷则是两条山脊之间的低洼地带。在翻越六盘山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地形特征,避开陡峭的山脊,选择较为平缓的山谷地带行军。 同时,通过观察,我们也发现了一条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平缓的地带,这是山体的鞍部。鞍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什么特点?(展示鞍部的等高线以及在山体模型上鞍部的特征) 学生C: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的相对低洼地。 教师:很好!在翻越六盘山时,我们可以利用鞍部作为行军路线的关键节点,选择绕过陡峭的山峰,寻找更加安全的行军路线。当时的红军战士也和我们一样,根据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他们推测这里可能是穿越六盘山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