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22169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西游记》推进课第6回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2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 cover
《西游记》推进课第6回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读,了解人参果的外形、作用,能够说出主要内容; 2.精读,体会唐僧的慈悲、猪八戒的贪吃、孙悟空的敢作敢当有情有义、镇元大仙的说到做到的人物形象; 3.品读精华段落,积累好词美句。 教学重难点 1.初读,了解人参果的外形、作用,能够说出主要内容; 2.精读,体会唐僧的慈悲、猪八戒的贪吃、孙悟空的敢作敢当有情有义、镇元大仙的说到做到的人物形象; 3.品读精华段落,积累好词美句。 教学理念: 看电视第9集偷食人参果,帮助学生理解书本内容,并进行对比思考,有什么不同。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根据回目简单回顾故事内容。 1.孩子们,今天的课堂来了一些尊贵的客人,他们都是带着对孩子们的喜爱而来,也是带着对我的关爱而来,所以我们一起拿出最佳的状态表示感谢感恩,好吗?瞧,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礼物,这是什么?(人参果,样子就像是未满三天的小孩,吃一个,人就能活四万七千年,所以是仙家宝贝)(板书:仙果) 2.这仙果长在哪里?(万寿山的五庄观,五庄观是镇元子的地盘。)(板书:五庄观,多音字正音) 3.这样神奇的仙果,自然很多人想吃而吃不到,于是就有人想要去偷吃。是谁偷吃呢?(板书:偷) 4.指名读回目的第一部分,请学生上台划出节奏。 5.小偷被发现了,可是要挨骂挨打的,还要送派出所。总之会发生一些曲折的故事,产生一些纠缠的恩怨。(板书:恩怨) 6.出示观音菩萨手拿净瓶的图片,这是谁?(板书:观音)她手里拿的是什么?净瓶里面的水就是甘露。久旱逢甘露,甘露好珍贵呀。(板书:甘露) 7.板书:化,这是回目的第二个意思,指名朗读,上台划节奏。化是什么意思?(化解) 8.齐读回目。小组合作交流,用几句话或者几个词语简要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9.师小结:认真读回目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本,提高概括能力。希望孩子们把每一章的回目反复读,读准字音、节奏,理解意思。 二、重点精读,全班交流。 (一)找出描写人参果的句子、段落,外形如何?有何作用?做好标注。(课件出示) 1.第42页的第2段(课件出示,自由朗读) 果子的模样,就如未满三天的小孩。(比喻) 2.第43页的第9段,倒数第7行(课件出示,跟老师一起读) 只见人参果真个像孩儿一般,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晃脑,风过处似乎有声。(拟人) 3.第44页的第2段(课件出示,合作朗读) 这宝贝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排比) (二)分析唐僧和猪八戒的人物性格 唐僧和猪八戒对待人参果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态度,从书上找出来说说。(课件出示) 1.第43页的第1、2段,唐僧的语言、动作、神情。 (1)学生自由交流。 战战兢兢、远离三尺、 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 乱谈!树上怎么会结出人来?快拿走! 千推万阻不吃 (2)小结并板书:唐僧肉眼凡胎不识仙果,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心地善良,出家人慈悲为怀。 2.往下看,第43页的第3段,猪八戒在隔壁的厨房里做饭,听见两个道童吃人参果,忍不住流涎。垂涎三尺、口水直流呀,于是就挑唆孙悟空去偷人参果。 3.请大家看到第44页的第3段。 (1)课件出示,指名朗读:大圣自有主意。他爬上树,一只手使金击子,一只手将衣襟扯起来做个兜子接住。他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 (2)指名朗读,请一个同学上台表演动作。 (3)提问:为什么要拿金击子?为什么要用衣襟兜住?为什么敲三个?(不是2、4或其他个数) 4.读第4段第一句,就知道为什么是偷3个,因为是兄弟三人。从这一段里,找出描写猪八戒吃人参果的一个词语。(囫囵,注音,释义) 5.男生齐读猪八戒吃完人参果说的话:哥哥,我吃得忙了些,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好人做到底,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地吃吃。(课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