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34258

初中语文九年级24《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2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九年级,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 cover
初中语文九年级《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元曲小令,为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当中的第五首,它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抒发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具备了较为丰厚的古诗文知识储备,也初步形成了人生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学习该元曲小令的时候应该容易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赏析诗文,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通过师生探讨,品味语言,感受诗人深沉的情感。 3.课内外结合,训练学生扩写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赏析诗文,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教学难点: 课内外结合,训练学生扩写诗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体裁 泱泱中华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小令,无一不是承载着灿烂的文化,传承着华夏的文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元曲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来感受元曲的魅力。 同学们对唐诗宋词一定不陌生,那对于元曲大家了解多少呢?在我们初中阶段学过元曲吗?(天净沙.秋思)哪位同学能来背一下这首小令。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通过反复诵读,赏析诗文,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通过师生探讨,品味语言,感受诗人深沉的情感。 3.课内外结合,训练学生扩写诗文的能力。 三、了解作者,创作背景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文学家。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去往关中的途上。 四、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纠错) 2.集体朗读 五、教师范读,掌握节奏 1.【课件展示】 播放配乐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突出节奏重音及语速。 六、 品读诗文,鉴赏语言 1.赏析潼关之景 【过渡】从刚才的朗读中,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到一个能准确反映张养浩写这首小令时心情的词语? 追问:诗人为什么伤心?伤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悲天悯人的情怀呢?让我们走向潼关,那个张养浩的伤心之地,一起来探讨这一答案。 重点词语赏析: 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潼关的地形险要。 聚,化动为静,把原本静止的群山写出来动态,仿佛群山要聚集在一起,共同守卫潼关。 怒,用了拟人的修辞,写黄河之水咆哮奔腾,仿佛胸中一股不平之气在激荡,间接写出了人的心情不平静。 过渡: 这两句诗中,峰峦就是现在的华山,波涛说的就是现在的黄河。诗人为什么要写华山和黄河?请联系第三句中“表里”一词说说你的看法。 突出潼关地形,写潼关的雄伟,险要。 三句连起来,读出雄伟险要的气势。(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2.感悟怀古所思 过渡:听大家这样一读,雄伟险要的潼关仿佛矗立在眼前了。 华山,像一道天然的城墙,守护着潼关;黄河,像一道天然的护城河保护着潼关。 这样的潼关何等宏伟壮观, 可是,我们想探究的问题似乎更扑朔迷离了。为什么诗人面对潼关,不像我们生出仰慕赞叹之情,反而会伤心呢? 那我们得继续看看,诗人那一天,想到了什么? 透过这几句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站在潼关,回首来时路,举目四望,然后,目光渐渐定格在一个地方“西都”,看着西都,诗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哪个词语看出来?踌躇。张养浩心事重重,仿佛那黄河水在它心中激荡。但是真正让他起伏万千的当然不是眼前的黄河,而是历史的长河。 因为这潼关路恰好是秦汉宫殿的旧址,看着这历史遗迹,诗人想到的是什么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