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 《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打花巴掌》是人教音乐-出卷网-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中的一首演唱曲目。 《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儿歌,四二拍。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是流传于北京的一首儿童游戏歌曲。演唱时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季节说出花的名字,合辙押韵。教科书中的歌词是经过改编的,这些鼓励儿童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的歌词,赋予了《打花巴掌》新的生命。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这首歌中的说唱部分是能引起他们兴趣和共鸣的。演唱部分中的花儿名较多,对照图片引出花名学生很感兴趣,也能产生去采花的愿望。在曲谱演唱方面二年级学生基本可以跟着钢琴演唱,最后一句的二分音符需要提示学生唱足后再加入声势动作。在编创歌词方面他们能积极参与,展开充分的想象。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打花巴掌》指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游戏的快乐,通过童谣学习到各种花的盛开时间,并把爱思考,敢想象的品德运用到学习中。 2.过程与办法:创设情境,通过听、唱、演等音乐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感受音乐 3.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情绪等体会游戏歌曲的快乐,并鼓励学生大胆编创。 四、学习重点难点 感受说、唱结合的歌曲,体验游戏歌曲的魅力。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花篮、鲜花卡片、PPT课件、钢琴 六、教学活动 1.激趣导入 师:“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儿坐飞机。”同学们,这个游戏你玩过吗?请大家面对面做好,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拍,注意速度。 师:你们的节奏感真好,老师也想加入你们,请大家面向老师,和我一起来玩拍手游戏,注意听,老师说了些什么?(播放鼓点,老师念童谣)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这就是北京小朋友玩的拍手游戏。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儿童游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节奏数着花的名字。仔细听(第一句歌词)老师说的哪个字和平时的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导孩子熟悉节奏,并引出课题。为《打花巴掌》中的说唱部分作铺垫。 2.歌曲体验 师:没错。这个字在北京话里读dai 。打花巴掌dai ,声音可以轻巧一些吗?老师想和大家来合作一下,我来读红色部分,蓝色部分交给你们。 师:我们的合作很愉快,跟着音乐一起来试试好吗?面对面做好,注意速度。 师:谁们从小爱学习?没错,我们从小爱学习,多么骄傲呀。再强调一下。 我们从小爱学习,试一试,一起。 师:你们的节奏感非常好,注意听,歌曲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没错,像这种既有说的,又有唱的,这样的演唱形式名就叫做“说唱童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练习熟练说唱部分的节奏和歌词,并引出歌曲体裁。 3.学唱曲谱 师:小朋友们玩完了拍手游戏,她们又提着篮子儿去做什么了?采花的时候经过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出小手,我们来画一画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师范唱曲谱) 师:绿色小花上的音符你认识吗?绿颜色的花朵哪一次跟其他的不太一样?一起唱一唱。(跟随老师的钢琴一起演唱曲谱) 【设计意图】处理重点二分音符,并通过练习巩固。 4.熟悉歌词 师:在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小朋友们都采到了哪些鲜花? 生:茉莉花、海棠花、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 师:这些花你们都认识吗?(出示图片师唱并讲解花的特点) 师:小朋友采到了这么多的漂亮的花,她们的心情怎么样?让我们带着这美美的,开心的表情,一起去采花好吗?(演唱歌词并处理声音、情绪) 师:你们唱的真好听,我也想加入,这遍我来说,你们来唱。(跟伴奏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歌词处理情绪和声音。 歌词创编 师:玩得很开心,唱的也不错。打花巴掌这首歌曲介绍了北京的小朋友们爱做的事情,那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呀?能不能根据这些有趣儿的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