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58124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五四学制)(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6631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7月,学制,五四,试题,历史
  • cover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它对中国长期的政治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它把已经分裂了四个世纪的两个各自为政的地区重新纳入到一个政体当中,南方对成为军事、政治中心的北方提供给养与支持也主要依赖它,文中的“它”是( ) A.都江堰 B.灵菜 C.大运河 D.长城 2.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作“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辞赋,指示青云信羽喻。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描写的是( )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科举考试后的盛况 C.三省六部制的史实 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 3.他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还经常劝诫他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文中“他”在位期间出现了(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与这位皇帝有关的事件是( ) A.戒奢从简 B.虚心纳谏 C.派文成公主入藏 D.增设股试 5.生活在唐朝的百姓可能会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 A.农民用简车灌溉田地 B.百姓去勾栏看杂技 C.餐桌上出现玉米和甘薯 D.家里摆放着青花瓷 6.“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请问诗中描写的这场动乱是(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7.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8.史学界认为“澶渊之盟”有利于华夏民族的交融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澶渊之盟”订立的两方政权是( )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西夏与南宋 D.金与南宋 9.是月(1141年11月),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材料描述的是( ) A.宋夏和议 B.澶渊之盟 C.靖康之变 D.宋金和议 10.为纪念千年前的一个伟大创造,我国发行了如图中的纪念币。它是为了纪念( ) A.唐朝交子的出现 B.宋朝交子的出现 C.唐朝铸币技术的进步 D.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 11.“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完成“天下为一”的是( ) A.赵匡胤 B.铁木真 C.忽必烈 D.朱元璋 12.《水浒传》中写道:燕青带着李逵在东京城内游玩,来到一热闹处,听得里边既有敲锣表演的,又有说评话(评书)的,李逵定要进去听听。书中的“热闹处”应该是( ) A.勾栏 B.草市 C.瓦子 D.票号 13.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国子监宋讷某日独坐生气。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昨日为何生气,宋讷大吃一惊,如实说了。明太祖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直接原因是( ) A.六部分理朝政 B.设立锦衣卫 C.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D.大兴文字狱 14.如图是明朝状元赵秉忠的答卷,共2460字,字迹工整,无一涂改,上有万历皇帝批的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现为国家一级文物。该答卷的内容可能( ) A.是以《四书集注》为标准的八股文 B.囊括百家之言,引用名人警句 C.想象丰富,构思巧妙 D.标新立异,观点独到 15.“雄风永乐歌鳌钓,三宝太监黄素诏。七下西洋乘宝船,万名水手奔前哨。”诗歌中“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B.阿拉伯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6.“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