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光的反射》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OM是入射角 B.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描述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在水面上的月光好像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底的碧玉的一番景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璧”是光的反射形成虚像 D.“静影沉璧”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3.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 B.山的倒影 C.小孔成像 D.筷子弯折 4.小明的书桌上铺有一块玻璃板,晚上小明在台灯下学习的时候,桌面上的玻璃会”发出”刺眼的亮光,为了保护眼睛,采用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在正前面 C.换一个功率小一点的灯泡 D.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二、多选题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刚下过雨的夜晚,人们在坑洼的路面迎着月亮行走,看到发亮的地方是水 6.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水中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三、填空题 7.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 形成的像. 8.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光的 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朵花,这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 反射. 9.如图,小亮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若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10°,反射角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 10.晚上,用铅笔在灯光下写作业时,桌面上出现了铅笔的影子,这是光的 现象;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铅笔,是因为铅笔 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1.如图所示,一束光竖直向下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 °,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旋转30°,反射光线旋转 °。 12.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与水面的夹角保持40°不变,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亮点S1,此时反射角为 ;若亮点由S1向S2移动,表示水面正在 (选填“上升”或“下降”)。若水面高度保持不变,亮点由S1向S2移动,说明入射光束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13.“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清楚物理课本,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了 反射。小红用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 反射。 14.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时,反射角为 。此时平面镜使入射光的方向改变了 。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使它逐渐靠近法线,反射角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四、实验题 15.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选用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所示,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 放置在平面镜上; (2)如图所示,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为了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小明要进行的操作是 ; (3)在图中,小明让光沿F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