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77801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比和比例 —— 整理与复习教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4326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小学,数学,人教,六年级,下比,比例
  • cover
比和比例 ———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比和比例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相关知识,沟通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规律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整理、建构比和比例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回顾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关知识,体会有序整理联系建构的整理方法。 3.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练习,进一步运用并巩固以上知识,更好地体会并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4.建构复习课程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及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构比和比例相关知识体系,并沟通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自制思维导图、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 一、回顾整理--我能说 知识要点1: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1)比和比例的意义 提问:什么是比和比例的意义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不同 (2)比和比例各部分名称。 提问:你能用举例的方法说说比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吗 比和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规律 整理完成表格 区别: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联系:比例是由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 (2) 师: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知识要点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师: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用举例的方法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师:你能用字母来表示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a÷b=a∶b(b≠0) (2)整理完成表格。 师:想一想,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比指的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完整的知识网络。 (3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师:谁能说说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出示思维导图。 (4)结合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你能说说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的联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师小结:我们在应用这些性质和规律时,他们之间都蕴含着什么道理呢?都是将各部分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结果不变。 知识要点3: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正反比例的意义。 ①出示。 练与学。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带领学生回顾整理相关知识。 回忆例题,加深印象。 总结方法,内化提升。 练与学。 (4)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联系与区别。 ②小结: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一般有两个步骤,第一步看这两种量是否相关联,第二步看相关联的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是比值一定还是积一定。 “小学阶段我们遇到很多数量关系,例如常见的“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我们发现这些相关联的量,他们之间有时,包含着特殊的关系,比如我们学习研究过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让我们结合表格看一看正比例、反比例有着怎样的异同。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刚才梳理了旧知识并将它们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那你能将这些知识点在黑板上进行整理吗? 我们常说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下面让我们借助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二、 学以致用———我能行 1.回顾比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可以运用比的知识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按比分配) 学生充分举例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叫作按比分配。 注意:题目特征是有一个比和一个总量,要注意弄清比所要分配的总量。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方法一:按份数解; 方法二: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