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备课 (2023~2024学年度第 2 学期) 年 级: 三年级 单 元: 第二单元 主 备 人: 使 用 人: 使 用 班 级: 第二单元:寓言故事 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围绕“寓言”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三篇精读课文及《池子与河流》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本单元的习作是看图作文,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习作安排的是“看图画,写一写”。第一学段教材安排过“看图讲故事”和“看图写话”,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三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一单元对如何观察开展了进一步的训练,学生对按一定顺序观察有了基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经典寓言故事,提示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读寓言要明白故事讲述的道理,这是本单元寓言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教学时切忌把道理从故事中剥离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其中的道理,同时注意不要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理解寓言的道理上。对寓言蕴含的道理的理解要与故事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二,本单元各部分之间关联性较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比如“快乐读书吧”不仅推荐了中外经典的寓言故事,还提示了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因此可将“快乐读书吧”的学习提前,不仅将课内外的阅读结合起来,还可提示学生把阅读寓言的方法用于课内的阅读实践。此外,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的学习可以与《守株待兔》一课的教学进行整合;“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可以与《鹿角和鹿腿》的课后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进行整合,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生动。 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单元学习目标 字词句: 1.认识2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 29 个词语。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的提示语。 4.知道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抱、静”等8个字。 5.积累“邯郸学步”等9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阅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 2.能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3.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4.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5.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6.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7.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人理解。 8.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口头表达 1.能积极参与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2.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 书面表达 1.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