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78238

6.登岳阳楼 配套教学设计(4)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34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岳阳楼,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化常识; 2、 领悟诗歌意境,理解“坼”与“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 熟读成诵,在吟诵中领悟诗歌意境; 2、 合作探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悟诗歌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品位; 2、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学习杜甫的爱国情操 2学情分析 本班55名学生,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良莠不齐,加之以前没有学过杜甫表现家国之思的诗文,对其“沉郁顿挫”的风格也缺乏了解,所以本诗也不宜涉及过深过广。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理解“坼”与“浮”的含义。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导入:登高作赋,历来是中国文人志士,迁客骚人的创作传统,并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高》等等,这些诗歌或抒豪情,或发幽愤,无一不是自己的真情流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杜甫的《登岳阳楼》,看一下作者在这一首诗中抒发是怎样的情感。 二、知人论世———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化常识(以课堂练习的形式进行播放课件) 三、读诗 1、听读:字音和节奏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坼chè 涕泗tìsì 2、学生单读 3、学生齐读 4、自由朗读: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 5、背诵:抽查背诵———齐背 四、置身诗境 1、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2、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诗歌意象和画面 3、学生展示成果 4、多媒体展示画面描述示例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五、品诗 1、自主品析 你觉得诗歌的哪一联写得最好?试作简要赏析。 2、深入透析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 炼字———景象———古人评价———情感 A、“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B、景色特点:气势磅礴,宏伟奇丽 C、古人评价: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宋 刘须溪 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明 王嗣奭 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D、欣喜、孤单、漂泊、渺小 ②、“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A、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B、情感分析: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 > 景 情 洞庭湖的广阔无垠, 孤独凄苦漂泊 烟波浩淼与气势磅礴 忧国忧民 4、诗歌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歌并不局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