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84842

狭路相逢智勇兼备者胜——初中七年级上册 18《狼》三则整合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3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狭路相逢,智勇,兼备,者胜,初中,七年级
  • cover
狭路相逢智勇兼备者胜———初中七年级上册《狼》三则整合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文言文教学要讲究文言并重,如何正确处理“文”与“言”的关系,是所有老师两难的问题。家常课重“言”而公开课重“文”,恐怕是文言课堂教学的常态。七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有一定障碍,如何在一堂课内兼顾文言字词句法的学习积累以及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的确考验老师的教学智慧。本次校级公开课汲取和学习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和教学理念,尝试图文结合,依文辨图,课内外结合,组织开展《狼》的教学,意在将“文”和“言”衔接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前思考】 1.课文分析。 《狼》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小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学到的第三篇文言文,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是《狼三则》中的第二则。文章短小精悍,先叙事后说理,叙事曲折生动,说理明白浅易。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知识是“勾画重要语句或段落”“学做摘录”“学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预习提示提倡大胆假设“猜一猜”地译读课文,再结合注释检验求证。 2.教学方法。 ①插图寻破绽。 让学生观察不同时期的教材插图,依文辨图,探寻正误。 ②对比阅读法。 《狼》三则三个故事对比阅读。 3.教学目标。 ①知文章结构,积重点词汇,晓文章句意。 ②读通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③理解人物形象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④《狼三则》对比阅读,点拨阅读方法,理解作者褒贬。 重点:读通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阐明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让学生观看一组狼的照片,鼓励学生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关于狼的成语,(看来大家积累的成语真不少),那么从这些成语来看,关于狼的成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成语都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大都贬义词,体现了汉文化对狼的排斥,狼的本性凶残、贪婪、狡诈等) 二、预习检测,掌握学法: (1)、根据自己的预习,请大家完成导学案上作者相关知识整理。 (学法指导:对于重要作家作品,巧用图表或卡片整理识记。) (2)并拿起笔圈画出你认为容易读错或者其他同学容易读错的字,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缀行( ) 窘( ) 苫 ( ) 弛 ( ) 眈 ( ) 少时( ) 瞑 ( ) 尻尾 ( )假寐( ) 黠 ( ) 顷刻( ) (3)完成导学案上的小说文体基本知识梳理。 三、理清课文结构,趣读课文: (1)观看课文动画,理清小说情节,根据动画内容图片复述故事情节。 (提示:根据小说情节基本结构复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趣读: 1、读准节奏。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读出情节之开端。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教师朗读点拨: 开端两句,都是四字一顿,节奏感强,特别像紧紧跟随着的脚步声。 第一句平静讲述,像讲故事一样,慢慢读,故事开始了。 第二句得读出紧张来,两狼出现,气氛紧张。 前句平静,语速稍缓。后句前四个字陡然紧张,语速渐快,声音渐强;后四个字“缀行———甚远”,由急变缓,“甚远”一字一顿,“远”字拖音,造成“远”的感觉。 3、读出情节之发展。 ②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教师朗读点拨: 这句话是故事的发展。重音放在“尽”和“故”上。“矣”和“而”,两个虚词烘托出危急的形势,“矣”拖音,“而”重音轻读。前句慢,后句快,读出紧张、焦虑的心情。 4、读出情节之高潮和结局。 ③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教师朗读点拨: 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暴起”“劈”“毙”重读。读出快速、激烈、眼疾手快。 四、依文辨图,趣译课文。 1、这节课,我们尝试用一种有趣的方法来翻译课文。老师从参加工作到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