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86463

第七章 压 强 全章习题课件 (6份打包) 鲁科版(五四制)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758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八年级,五四,科版,6份,打包
    (课件网) 第二节 液体压强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如图所示,小华同学正在探究的是( ) A.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大小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D.液体压强大小与方向的关系 D 2.小明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其实验过程如下: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实验前,小明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   。 装置漏气 (2)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图乙和图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3)比较图丙和图丁,可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_ 有关。 增大 密度 液体压强的计算 3.潜水员下潜至水面下12 m深处时受到的压强约为( ) A.120 Pa B.1.2×103 Pa C.1.2×104 Pa D.1.2×105 Pa 4.(2023定远县模拟)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 示,A处水的压强为   Pa。(ρ水=1.0×103 kg/m3,g取 10 N/kg) D 8×103 5.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解析:由图可知,水柱的竖直高度为h=8 cm=0.08 m,所以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08 m=800 Pa。 答案:800 Pa 液体压强的应用 A 6.浸没在水中并下沉的铅块,在下沉过程中,铅块受到水对它的压强p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现从容器内抽取部分液体甲并沿水平方向截取部分圆柱体乙,使得它们剩余部分的深度或高度均为h,则甲、乙的密度ρ以及液体甲对容器底部、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Δp甲<Δp乙 B.ρ甲<ρ乙,Δp甲>Δp乙 C.ρ甲>ρ乙,Δp甲<Δp乙 D.ρ甲>ρ乙,Δp甲>Δp乙 C B 8.(2023武汉)同学们可能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敞口塑料瓶侧壁上钻两个大小相同的小圆孔a、b,注入水,水从两个小圆孔喷出。在某一时刻,从两个小圆孔喷出的水分别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d两处,其中d离塑料瓶远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d是从a孔喷出水的落点 B.这次实验初步说明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 C.这次实验初步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在相同的时间内a孔喷出水的质量比b孔喷出水的质量大 9.如图所示,左侧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正确组装完好的压强计U形管中装的是红墨水,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右侧U形管中左右液面高度差为10 cm,则探头上的橡皮膜到水面的距离(红墨水密度略大于水)( ) A.小于10 cm B.等于10 cm C.大于10 cm D.无法判断 C 10.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11.有一个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薄壁玻璃管,在它的一端挡一轻质塑料片后竖直插入水中,如图所示,当塑料片距水面10 cm时,再向玻璃管中缓缓倒入酒精(ρ酒=0.8×103 kg/m3,ρ水=1.0×103 kg/m3),要让玻璃管下端的塑料片刚好脱落,管内的酒精柱高度至少是( ) A.8 cm B.10 cm C.12.5 cm D.15 cm C 12.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底面积之比为3∶1,都装满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   。 1∶1 3∶1 13.三峡水电站水库大坝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