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78943

短歌行 配套教学设计(18)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37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短歌,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读者刻画出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就如电视剧主题曲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我想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曹操? 活动2【讲授】二、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和重要诗人。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活动3【讲授】三、朗读,初步感悟本诗 1、齐读 2、听示范朗诵带,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语气。 指导学生从朗读上体会诗歌的基调(慷慨激昂) 3、指名读,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把握朗读时的情感。 4、分组赛读、合作读(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翻译,体会全诗情感基调) 活动4【讲授】四、分析全文情感 1、最能概括这首诗的字是哪一个字?忧。那作者忧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读的过程中把握忧之情,想想为什么而忧? 2、按照作者的情感,把全诗分为4节(上面两节,下面两节),体会作者为什么而忧。 (1)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写酒的诗文不少,都抒发了什么感情?曹操的情感和他们的一样吗? 明确:思念,孤独,离别……曹操抒发的是人生短暂之情。(人生短暂) ②曹操只是抒发人生短暂之情吗?那他借酒浇忧,消了忧了吗? 明确:没有。 ③那怎么才能解决他的忧愁的,他还忧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二节) (2)第二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翻译: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①分析两处用典: “青青”《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