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89795

课时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梳理+五大题型+培优训练)-【学霸提优】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编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5-10-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2468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知道估测长度和时间,知道使用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科学思维:会利用自身尺度或生活经验估测时间。 3.科学探究: 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 解决问题的智慧。 知识点一、长度与长度的单位 1.测量的意义 (1)测量的意义 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长短。图 1.1-1 中的两根小棒哪个较长 先看看,再用尺子量量。我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生活中,我们常常依靠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判断外界的事物。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为此,人们发明了很多测量仪器和工具。生活中常见的尺子、钟表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国际单位制 测量的本质是比较的过程,,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为SI)。 2.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符号是m。 (2)常用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单位 符号 与米的换算关系 千米 km 1km=100m=103m 米 m — 分米 dm 1dm=0.1m=10-1m 厘米 cm 1cm=0.01m=10-2m 毫米 mm 1mm=0.001m=10-3m 微米 μm 1μm=0.000001m=10-6m 纳米 nm 1nm=0.000000001m=10-9m 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 长度的测量工具有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刻度尺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2.认识刻度尺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如图所示: (1)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使用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端,是否磨损。 (2)量程:即测量范围,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3)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3.刻度尺的使用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应做到“五会”:“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1)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适当量程和分度值)。 ①选量程:测量物体长度时,所选取的刻度尺的量程应尽量大于被测物体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测量能一次完成,与分段多次测量相比可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②选分度值:根据测量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如安装玻璃时,偏差在“mm”级别不影响安装,选用分度值为1mm刻度尺即可。 特别提醒 实际测量时,并不是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只要能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就可以了。 (2)会放: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侧要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甲是正确放置刻度尺情况,乙图即为错误放置情况。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使其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的一端,读出长度后再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长度,如图丙所示。 (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图中,A为错误的视线,B为正确的视线。 (4)会读: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图所示准确值是2.7cm,估读值是0.07cm,所以该物体的长度为2.77cm。 特别提醒 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是“0”时不能省略,如读数时3.50cm,小数点后的“0”是估读的,不能省略。 (5)会记: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字,还必须注明测量量的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从读数判断测量的精确度 1.使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时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如图所示,上面的刻度尺能精确到毫米(mm),可以读为2.50cm,其中2.5cm是准确值,0.00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