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89994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57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
  • cover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恐龙化石在南极发现的意义。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并运用多音字、形近字等。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 学习分析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对恐龙分布的解释。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 (二)教学难点 1. 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与大陆漂移理论之间的联系。 2. 课文中科学术语和复杂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与背景介绍 上课伊始,通过提问“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在南极被发现?”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简要介绍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恐龙化石的背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展示南极的地理环境和恐龙化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一重大发现的震撼。 2. 引导学生思考 在介绍背景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意味着什么?”让学生尝试从地理和生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南极的气候条件与恐龙的生活环境是否相符?恐龙是如何从适宜生存的地方迁移到南极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大陆漂移”的概念,并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1)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大陆漂移”可能对恐龙分布产生的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积极交流,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提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2)全班分享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指出学生思考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引出课文中关于“大陆漂移”的详细论述,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二)新课呈现 1. 课文朗读与生字词教学 在这一环节,首先要求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在旁注意学生的发音,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臀”、“骨骼”等。朗读结束后,教师要对生字词进行逐一讲解,确保学生能准确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例如,解释“臀”字时,可以展示“臀鳍”、“臀围”等组词,让学生了解“臀”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同时,引导学生造句,如“若是你的操演同伴可以用一条宽腰带绑缚在你的腰臀处,那就可能可以更好地防备你行动失控”,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新学的词汇。 2. 课文内容解析与讨论 教师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对恐龙分布的影响。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在南极被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如“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让学生思考大陆漂移如何影响了恐龙的分布。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讨论结束后进行分享,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深入理解 1. “大陆漂移”理论概述 向学生介绍“大陆漂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地球表面的大陆是漂浮在地幔上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热流的作用下缓慢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板块的动态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板块的运动。 引用课文中的描述:“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让学生理解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 2. 恐龙分布与板块漂移的关联 结合课文内容,探讨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与大陆漂移的关系。提问学生:“恐龙是如何遍布全球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