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99805

【核心素养目标】第三单元 第2课《做生活的有心人》课件+教案+素材-广州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下

日期:2025-04-18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58721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综合实践活动,广州,素材,教案,课件,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件网) 第八课时 做生活的有心人 (广州版)六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洞察力、积极探索世界。 01 02 围绕“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 03 能结合学校、生活实践等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出自己大胆的想法,形成自己的研究小课题。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解决问题 价值体认 通过调查并收集发明创造的资料,明白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发明创造能力。 新知导入 问题思考: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什么创新小发现啊? 我发现把橡皮刷放在洗碗机里清洗,可以快速且有效地清洁橡皮刷,尤其是沾满了油污的。 新知导入 探究新知 学一学 知识库 做生活的有心人 科学好比种子,生活就是土壤,只有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捕捉一丝丝灵感,不断辛勤耕耘,结出丰硕的果实。科学家、发明家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做出成绩来的。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探究新知 学一学 知识库 小组合作,收集袁隆平爷爷的科研成就。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 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探究新知 学一学 知识库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探究新知 学一学 知识库 说一说,袁隆平爷爷的主要贡献。 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同时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并且突破了制种关。 探究新知 查一查 请认真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同龄人的小发明小创造,然后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小调查。 小调查 小发明家访谈录 姓名:赵政杰 年龄:13 发明项目:声控人工护理床 发明的物品 声控人工护理床。 功能 折叠坐躺、起背翻身、床板升降、坐卧如厕、电动餐板、电动升降护栏。 探究新知 查一查 小调查 发明的灵感 从小,赵政杰就特别喜欢动手拆装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品,尽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些年,家里装修了两次,全部家具更换三次,离不开他的“功劳”。 它的实用价值 “打开厕板,关闭厕板”“打开餐板,关闭餐板”,可以在语音指令下,完成各种功能。 认识和启示 在“创造”中不断找到自信。 探究新知 查一查 小调查 小发明家访谈录 姓名:李承泽 年龄:11 发明项目:地漏疏通装置 发明的物品 地漏疏通装置。 功能 通过埋在地下的电机达到城市排水的功能。 探究新知 查一查 小调查 发明的灵感 学校组织了一场科学动手实验,要求搭建一个较为复杂的集体装置,李承泽和好朋友们一起完成了搭建。他也在此过程中有了想法。 它的实用价值 在电池上增加防水胶套和更换防水电线,就能有效防水。 认识和启示 作品大都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他会从技术改造的角度思考解决方案,应用到生活中去。 探究新知 查一查 小调查 我们的灵感 调查时间: 7.5 调查地点:实验室 组别:2小组 灵感体验 生活中有很多创新的小发现可以让生活更便捷和有趣。 实践体会 小发现都是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