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800476

8 红楼春趣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39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红楼,春趣,教案,格式
  • cover
《红楼春趣》 一、教材分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一共八个单元,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组成。每单元有3-4篇课文。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栏目。每个单元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单元导语”为我们点名语文要素,“课文教学”让我们去落实这些要素,贯穿方法指导,“交流平台”帮我们梳理总结,进一步提炼方法,“词句段运用”和“习作”教我们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老师进行合作式的,探究式的学习。现在的小学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了,因为现在的小学生一个个都挺聪明的,他们不会再像之前的小学生一样,能够安安份份乖乖巧巧坐在讲台下认真听讲,所以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才更适合现在的小学生们。 二、设计思路 《红楼春趣》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曹雪芹用变化多端的手法,塑造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学中,简要介绍《红楼梦》、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放风筝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中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在交流中使学生懂得多读书、多思考、多借鉴。教学本篇课文,要求学生能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屉、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2.默读课文,能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说出对宝玉的印象。 四、教学重点 学习和感悟反复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红楼春趣这个故事是发生在贾府鼎盛时期公子小姐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通过预习,春趣指的什么?春日里放风筝。放风筝之前和之后又发生了哪些趣事?小标题形式总结出趣事。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内探究 2.在这些趣事中,在诸多的人物中,作者对谁的描写最多?对,宝玉贯穿了捡风筝、取风筝、放风筝这三件事,是故事的主要人物。选择你认为最有趣的部分读一读,批注出宝玉给你留下的印象。自主学习3分钟,小组探讨2分钟。 3.小组交流,学生畅所欲言,全班交流 预设一:学生关注课文第三自然段取风筝这部分,抓住人物语言描写,读出趣味,并分析宝玉留下的印象,带着理解朗读,补充资料理解他对下人好,随和宽厚。总结宝玉的特点:顽皮可爱,不摆架子。(板书)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预设二:学生关注课文第四自然段放风筝这部分,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抓住宝玉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分析,感受他是一个率直纯真的人。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最后对宝玉语言的描写看似他喜欢美人,实际是尊重女性的体现。补充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宝玉尊重女性。 预设三:学生关注第一自然段捡风筝这部分,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这段语言描写看出他是不摆架子、尊重女性的人。丫鬟的风筝都要送还。 预设四:最后放飞风筝这部分中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儿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