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802625

12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90490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三首,临安,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题临安邸 林升 ———精析篇 (厚植爱国情) 课程导入 ·题临安邸 解读诗题 这首诗是作者在哪里写的? 题临安邸 写 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旅店。 ·题临安邸 题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店 初读课文 ·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初读感知 ·题临安邸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杭州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前两句用质问的语气,语调激昂;后两句语气愤慨,读出讽刺、不满与愤恨之情。 了解诗人 ·题临安邸 林升 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生活在南宋孝宗朝,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名诗有《题临安邸》。 创作背景 ·题临安邸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解读诗意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翻译: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 解读诗意 ·题临安邸 西湖歌舞几时休 翻译:(达官贵人们)在西湖边上悠闲地听歌看舞,这种情况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 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诗人运用问句,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解读诗意 ·题临安邸 暖风熏得游人醉 翻译:暖洋洋的春风吹得这些权贵们如醉如迷的,他们忘乎所以 “游人”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解读诗意 ·题临安邸 直把杭州作汴州 翻译: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简直把这临时苟安的杭州当成了汴州 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探究文本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你从反问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诗人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探究文本 ·题临安邸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两句诗讽刺了什么? 讽刺南宋权贵忘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陶醉,醉生梦死,苟且偷安。 探究文本 ·题临安邸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熏 醉 用“熏”和“醉”好在哪里? 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