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兽奇想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一.课型:造型·表现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以绘画为主的美术课,结合欣赏、交流、体验、评价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创作构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想象创造的快乐。同时了解古今中外的怪兽形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拓宽知识面。 四.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思维非常活跃自由,具有极强的个性和表现力,怪兽形象是大部分卡通片的主角,是学生亲切和熟悉的,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欣赏以丰富学生的视觉,拓展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展开想象大胆自由地进行表现创作,从而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设计理念: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怪兽奇想》并不是漫无边际地瞎想、乱画。教学过程以“导入(欣赏激趣)———展开(感悟怪兽外形)———深入(探究表现手法)———创造(表现怪兽形象)”为线索逐步展开,通过欣赏、讨论、体验、评述、创作等多种活动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使学生不但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创造出独特的怪兽形象,而且能培养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表现能力及综合的评价能力。 六.教学目标: 1. 认知领域:了解怪兽的形象特定,交流创作方法。 2. 操作领域:大胆想象创作,尝试用线描方法表现奇特的怪兽形象。 3. 情感领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在创作表现中张扬个性。 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造奇特的怪兽形象。 八.教学难点: 用线描方法表现怪兽形象。 九.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绘画工具,范例图片。 2.学生准备:收集怪兽图片资料,带好绘画工具。 十.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感知外形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动画片里的角色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展示) 2.这些怪兽的形象千奇百怪,形态各异,他们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独特形象。这节课我就带大家走进怪兽的世界。 板书:怪兽奇想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凭借生动有趣的动画欣赏,设疑导学,增强学生对怪兽形象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想主动理解、掌握、探究所学内容。 (二)、自主探索 感悟发现 1.赏析怪兽:是不是所有的怪兽都很吓人呢?我们来看看。(课件展示) (1)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怪兽,在汉代画像石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艺术家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神话中的怪兽形象。 (2)这是在青花瓷器上描绘的怪兽———麒麟。 (3)西班牙画家米罗在这幅《公鸡》的画中用奇特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 (4)当代动漫大师利用电脑等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了更多千奇百怪的怪兽形象。这个怪兽怪在哪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怪兽图片,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感悟出怪兽形象的由来。 2.组合怪兽: (1)欣赏了这么多的怪兽你一定想知道怪兽形象的奥秘吧,下面我就来教你一招,看,这些动物朋友都是谁?(课件展示) (2)你能用鹿角、马头、豹的身体、鹰的两扇翅膀、大象的腿加上鱼尾画一个怪兽吗?瞧!你们变出的这个怪兽。谁能说说是怎样变出来的? 对了这就是变怪兽的绝招———拆分组合。 板书:拆分组合 (3)如果想让怪兽的形象更怪,我们还可以把某一部分进行夸张变形。 板书:夸张变形 (4)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了这种方法想出了象征我们中国吉祥神圣的怪兽。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