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09257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2.3走进科学探究 导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5-2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7次 大小:5076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学年,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走进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1. 科学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形成 →设计并实施实验或调查方案→获取 →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及建构模型→反思评价及 等。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或结论 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 色、 态、 状, 气味 石蜡的密度:比水 石蜡的溶解性: 溶于水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质 ,石蜡 在水面 燃烧时 ①观察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变化 石蜡 石蜡的熔点 (47~64℃) ②观察火焰 火焰分 层, 层最亮 火焰从外到里分别为外焰、内焰、焰心 ③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 产生 石蜡燃烧有 生成 ④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 石蜡燃烧有 生成 熄灭后 ①熄灭蜡烛 有 产生 白烟具有 性 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蜡烛重新 2. 实验拓展 (1)写出蜡烛燃烧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它是由 遇冷形成的。 3. 实验反思 (1)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有时会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形成的原因是 。 (2)烟与雾的区别:“烟”是 ;“雾”是 。 (3)现象与结论的区别:现象是能用 的,结论是根据 的。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要指出 。 三、化学学习的特点 1. 关注物质的 。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石蜡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 2. 关注物质的 。例如,石蜡受热时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学变化。 3. 关注物质 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基于证据,经过分析和推理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教材习题04回忆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并举例说明,你关注了蜡烛及其燃烧产物的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观察到的变化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解题方法燃烧前石蜡熔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属于物理变化;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是石蜡的固体颗粒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教材习题05探究蜡烛及其燃烧时,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如实记录并准确描述该现象 B.重复实验,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C.忽略该异常现象,换一个烧杯继续实验 D.向教师请教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生成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 解题方法如实记录并准确描述该现象,就是获取证据,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B、重复实验,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根据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就是进行对比实验;C、忽略该异常现象,换一个烧杯继续实验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就是通过咨询老师、积极探讨,来解决问题 【答案】 考点一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反思与评价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2.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还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就“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设计实验 B.提出问题 C.作出猜测 D.得出结论 3.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个人实验结论与课本上不同时,不用重新做实验,相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