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时间是?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其特点是?这种制度叫什么?有何作用?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调整?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何时开始?中心环节是?内容 (所有制结构变化/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有何意义? 5.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 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温故知新 我们与改革开放的距离 导入新课 壹 丝绸之路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汉 唐 元 明 马可·波罗来华 郑和下西洋 清 闭关锁国 《南京条约》 新中国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开放使国家富强,封闭导致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1% 我们拥有全世界25%的人口 却只生产了1%的财富 1979年2月·《邓来了》 1978-1979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51个国家。 邓小平赴日代表团 王震赴英国代表团 谷牧赴西欧五国代表团 …… 1978年10月,邓小平体验日本新干线 “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的速度。” “这次访日,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建设需要怎么做?为什么? 需要对外开放 世界的潮流是开放;现代化建设需要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拨云见日— 经济特区的建立 壹 1.背景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名词解释 对外开放一方面,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指放宽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等,发展开放型经济。 走出去 引进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为何实行对外开放? 2.过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 听歌学史 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谁? 歌词中“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邓小平 小提示:厦门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 问题一:为什么首批经济特区集中选择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呢? 为什么考虑开放深圳?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汕头,因为它对着东南亚。 ———邓小平 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沿海交通便利 ·临近港澳台,市场广阔 ·港澳华侨众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经济特区“特”在哪儿? 材料一: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