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81234

逻辑和语文学习  配套教学设计(3)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404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逻辑和,语文,学习,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明白逻辑与语文的关系,培养严谨的思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情分析 由于这些年的大纲对于逻辑知识不作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对此也有所忽视,大部分学生对“逻辑”没有清楚的认识,但无论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有涉及,且高二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逻辑与抽象能力如果教师诱导得当,采用合作、探究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应该能积极参与,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精神、探究精神的培养,逐步养成合作学习的方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感性材料,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 教学难点 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自觉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逻辑与语文学习 在新课标高考试题中,第13小题的熟语成语运用是逻辑概念问题,第14小题病句修改中的词语搭配、列举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等等都是逻辑问题,至于第1———6小题要运用排除法,归纳法,同样这也是逻辑知识的运用,至于作文、阅读中的论证方法———摆事实简单枚举法、讲道理的三段论推理、类比推理法、比喻论证法,反驳中的归谬法等都涉及逻辑知识。语法是研究怎样把话说通的学问,逻辑是研究把话说对的学问,可见,学点逻辑是多么重要。今天,我们重点探讨逻辑与病句辨析。 活动2【活动】逻辑与语文学习 课堂梳理探究 (一)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相应问题 (二)分组展示讨论结果 (第一组、概念2..4题,第二组、命题2、3题,第三组、推理3题,第四组、逻辑规律1—5题) (三).老师评点 1、概念 (1)明确: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具体范围的思维形式。我们可以借此准确地区分一事物与它事物,一现象与它现象。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 内涵和外延相互依存。 (2)第一组展示讨论结果,多媒体公布答案,对照评点 第2题 阿Q———老舍(全异关系); 文学作品———小说(包含关系); 鲁迅———《孔乙己》的作者(全同关系); 教师———作家(交叉关系); 真理———谬误(矛盾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关系)。 第4题 ①图书馆里有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等。 析:“外国小说、古典小说、侦探小说”分别从国别、朝代和内容方面说的,属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②今天大扫除,女同学擦玻璃,团员扫地,班干部抹桌子。 析:“女同学、团员、班干部”三者之间属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③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褒义词、贬义词。 析:“单音词、复音词”是从音节上分的; “单纯词、合成词”是从词的构成上分的; “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是从词的感彩上分的。 (3)点拨: ①、概念间有五种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如:妈妈———母亲 学生———中学生 青年———演员 生———死 俯视———仰视 ②、列举事物时概念划分标准前后要统一,否则导致语病 例1.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干部、青年、女同志”三个概念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使用。) 例2.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抓不抓”是“肯定否定”两面,而“是关系到……的大事”则是一面,可在“事业”后加上“是否”。) (4)提升训练(多媒体展示) ①农贸市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