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81371

第01节 功 配套教学设计(5)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322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01节,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因素。2、明确功是标量,知道W=FScosθ的适用范围,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3、理解正功、负功的概念。4、知道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和事例,并同时通过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2、在推导W=FScosθ过程中,通过猜想、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理论论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并渗透等效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为什么要引入功”和“功”的来历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使学生体验到物理学家在追寻守恒量和守恒定律过程中所做的研究过程。2、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热情。 2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功的概念和功的简单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再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但多数学生会受到前概念的影响,对力与位移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功的计算出现理解错误。其次对正负功的含义不求深刻理解总是同数学联系起来。正数大于负数,固正功大于负功,教师应从公式出发从力和位移的夹角变化,引出正功、负功,再强化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对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学生常感到困难。教师从多角度解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 1、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要素。 2、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3、功的正负。 难点: 判断某个力做功的正或负以及正负功意义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导学案 活动2【讲授】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