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29556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魅力歌剧 实践与创造》 教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9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魅力歌剧 实践与创造
  • cover
《魅力歌剧 实践与创造》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学唱《猎人合唱》。 2.欣赏《饮酒歌》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3.聆听欣赏《绣红旗》。 4.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相关的音乐文化。 2.演唱《猎人合唱》,把握演唱时的情绪以及咬字,充分体会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3.通过欣赏歌剧,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人物情感体会理解“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欣赏过哪些歌剧?举例说明一下。师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出课程。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 (一)学唱《猎人合唱》 1.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演唱速度是怎样的?歌曲能分为几段? 2.介绍《自由射手》剧情与作曲家韦伯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3.分段欣赏。分析乐曲中各段描绘了什么场景?它的旋律、节奏、力度、伴奏分别有什么特点? 4.讨论:这段合唱的伴奏有什么特点?是如何烘托歌曲情绪的?力度变化对音乐画面的描绘有什么作用? 5.学唱歌曲。 (1)跟着音乐分别视唱两个声部的旋律。注意弱起节奏。 (2)老师范唱两个声部的旋律。学生注意感受歌曲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3)朗读歌词,帮助学生体会歌剧中歌词的特点,促进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分小组进行演唱练习。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予以及时的纠正解决。 6.表现歌曲。随音乐完整跟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7.讨论并总结: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二)欣赏作品《饮酒歌》 1.初次聆听。思考:这种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演员用的是什么唱法?他们在唱什么,为什么而歌唱? 2.再次聆听。请同学们分别从时间、事件、人物、地点中找出有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简单向学生介绍剧情。 3.带上问题再听《饮酒歌》,思考:作品是几几拍,一共唱了几段,分别以什么方式演唱的? 4.随音乐哼唱歌曲。这首歌有很强的传唱性,老师可以带着同学们唱一唱这首歌的主旋律。 5.学生随音乐进行表演,并体会歌剧中美声唱法的特点。 (三)欣赏《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1.初次聆听。思考:乐曲的整体氛围是什么样的?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老师简单介绍歌剧的剧情以及作曲家。让学生对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再次聆听。结合剧情欣赏作品,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欣赏,并体会音乐是如何表现剧情内容的。 4.分小组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鼓励学生自主地完整欣赏歌剧,并进行分享。 (四)欣赏《绣红旗》 1.初步欣赏歌曲并思考: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歌曲的速度、音乐情绪以及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了解《江姐》的剧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再次欣赏歌曲,分辨歌曲的演唱形式。 4.跟唱旋律,进一步感受革命先烈们大无畏的革命情怀。 5.情景表演。学生分组,创编表演《绣红旗》。 (五)欣赏《卡门序曲》 1.完整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什么场面?音乐的结构是什么?演奏乐器是什么? 2.介绍作曲家比才、《卡门》剧情和序曲的相关知识。 3.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寻找主题。 4.分段欣赏:聆听第一主题,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绘了什么场景?演奏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情绪? 5.分段欣赏:聆听第二主题,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绘了什么场景?演奏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6.分段欣赏:聆听第三主题,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绘了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