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31562

1.4测平均速度【课堂笔记】(有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 学案【人教版(2024)】

日期:2025-10-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1233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材,人教,学案,突破,重难点,解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平均速度 教材考点梳理 一、实验: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v=S/t。 2.主要器材及作用: (1)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 (2)停表:测量物体运动时间。 (3)小车:研究对象。 (3)金属片:确定小车到达终点的位置,便于精确测出运动时间。 (4)斜面:使小车运动起来 。 3.实验步骤: (1)把木块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3)根据测得数据,利用公式v=S/t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 。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并算出小球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6)算出小车跑完下半程所用的时间,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5.实验注意事项: (1)小车运动距离的测量方法:要“头对头”或“尾对尾”测量,或测出起始点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 (2)斜面坡度要适当,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可加速缓慢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3)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 6.减小误差的方法: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多次测量的方法: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且金属片位置不变。 7.小车在各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比较: v上半段<v全程<v下半段。 8.如何减小小车的平均速度: (1)适当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 (2)适当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 重难点突破 1、在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比赛中.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 ) A.2.5m/s B.3.3 m/s C.7.0 m/s D.11.1m/s 钱宝玉老师是一位马拉松运动健将,他在一次10km训练中,跑完全程用了43min20s,则钱老师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m/s(请保留一位小数)。跑步中,钱老师感觉路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他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 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 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_____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中点时的速度为,经过时间中点时的速度为,则_____(选填“<”“>”或“=”)。 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00 km,一列火车从甲地于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2: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600 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 s。求: (1)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中百米纪录略小于10s,即运动速度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所用时间要超过10s,即运动速度要小于10 m/s,不可能达到11.1m/s,而2.5m/s和3.3 m/s太慢, 只有7.0 m/s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3.8 自己 解析: 3、答案:(1)加速 (2)1.2 (3)4.8 (4)> 解析:(1)由图可知,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2)由表中数据可知,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分别为、,则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 (3)由图像可知,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故有,解得,即经过2 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4.8 m/s。 (4)小球从A由静止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