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34699

初中语文20《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70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 cover
初中语文《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弗罗斯特相关的文学常识,熟读并背诵本诗。 2.初步了解“象征”手法;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3.感悟作者对路的选择的思考,讨论该如何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象征”手法,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该如何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我们却只能选择一条。那么,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应如何做出选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或许对你能有所启示。 【设计意图】 与前一首诗进行关联,既可以巩固前面所学,也可以通过对两首诗的比较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哲理诗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19世纪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相比之下,却较少具有现代派气息。他曾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只是在他的下半生才赢得大众对其诗歌作品的承认。在此后的年代中,他树立起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形象。代表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林间空地》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慈悲的假面具》《诗歌全集》《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创作的缘起是作者的朋友爱德华·托马斯常常因为选择一条观景道路而没选择另外一条而后悔,这引起了作者的思考。38岁的弗罗斯特为了让心爱的诗歌能够发表,放弃了他在一所师范院校教书的职业,远渡重洋,来到了英国伦敦。当时,对于诗人来说,教书可能是一条平坦通畅的生活道路,而写诗的道路可以说充满了幽寂荒凉。但是,诗人坚定而执着地选择了诗歌创作这条路。 三、朗读诗歌,感受节奏 1.学生自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标出自己认为需要重读和停顿的部分。 (2)小组内朗读,交流讨论。 2.教师范读。 教师朗诵诗歌,学生边听边按照范读划分朗读节奏,并与自己划分的节奏进行对比。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学生齐读。 学生按照正确的朗读节奏,一起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四、品读诗歌,领悟诗意 本诗是一首哲理诗,是对人生之路的选择发出感慨,表达人生感悟。反复朗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看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讨论,师指导明确) 设问1: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内容。 预设 第1节:伫立(思索) 第2节:决定(选择) 第3节:选择之后的怅惘 第4节: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设问2:诗中的“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 预设 诗人表面上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写人生之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