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35454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4111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年,27张,教学课件,军事,政治,两宋
  • cover
(课件网)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中华文明的成熟、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交融的新高潮。 具体表现: 1.政治上: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宋朝重文轻武,并不断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体现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政治中心东移格局确立; 2.经济上:南宋时,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租佃制度发达,土地兼并盛行;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3.思想文化上:儒学发展到理学,逐渐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传统科技发展领先世界;市民化和多元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4.民族关系上: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边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5.对外关系上: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大都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范围扩大,东至朝鲜、日本,西到东欧和西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四大发明也使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9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新变化(纲要上); 2.了解宋元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知道宋元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选必1)。 课标要求: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3 海南卷 宋代重文风气 湖南卷 宋朝文官政治 2022 全国乙卷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江苏卷 王安石变法 2021 全国甲卷 宋代科举制 北京卷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湖北卷 两宋时地方财政 山东卷 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命题趋势: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王安石变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题目形式灵活多样,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 备考建议: 1.复习时注意政治现象出现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2.关注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王安石变法;选官制度;考核与监察制度等。 时空定位及主要线索提示: 知识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背景: 1.局部的统一: 979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建立: 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局部统一: 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历史教训: 吸取唐末藩镇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3.边境危机: 燕云十六州(也称幽云十六州)被游牧民族占据严重着威胁北宋政权。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自称“儿皇帝”)。 耶律德光就发兵南下,灭亡了后晋王朝。耶律德光在开封称帝,把契丹的国号改为辽,然后引兵北返。 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知识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背景: 4.相权膨胀: 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中书门下成为最高机构,相权膨胀,皇帝威信力严重不足; 5.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二)措施: 1.收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1)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 (2)财政(制钱谷):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3)军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材料二 几十年间(五代十国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