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4230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专题气象物候

日期:2025-05-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00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语文,苏教版
  • cover
专题《气象物候》 教材分析: 本专题中,《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 出卷网》两篇文章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可以指导学生自读,对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和语言的准确性等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使相应的说明文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通过赏析古诗,了解有关的物候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两年的说明文学习,对说明文这种问题 出卷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学习本专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说明文相关知识进行自读,从而加深多说明文这种文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疑析难的意识,培养学生有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内容。 2.了解气候物象的基本知识,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 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诵读四首古诗。 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提高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自学: 背诵四首古诗。 通读专题中的两篇文章及后面生物参考资料,扫清字词障碍。 收集关于气象物候方面的谚语俗语和古诗,准备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网络,查找、筛选、整理自己想要 出卷网研究的内容。 2.学习用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某一小知识。 3.了解文中所寓含的气象物侯方面的知识。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一】自学检查 默写古诗,检查古诗的背诵情况。 检查生字词。 一、学习《看云识天气》 【学生活动二】 方法归纳: 1.说明方法:举例子(有的、例如、比如)、列数字、打比方(好像、仿佛)、作比较(比……多,少、相当于)、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配图表等等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 出卷网序(首先、其次、再次)。逻辑顺序包括:个别到整体、具体到抽象、主要道次要、现象到本质、具体到抽象、原因到结果、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特点到用途等等 3.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准确严密。 在此基础上,说明文语言有分两类:平实说明、生动说明(打比方、摹状貌)。 整体感知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组织全篇的?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学生活动三】合作探究 1.文章的(2—6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请仔细阅读该部分,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 形状 天气情况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天气晴朗 卷积云 像鳞波 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高积云 像羊群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 2. 阅读第四、五节,完成表格: 名称 形状 天气情况 卷层云 仿佛白色绸幕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高层云 像毛玻璃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雨层云 布满天空 连绵不断的雨雪就要下降 积雨云 形成高大的云山 马上就会下暴雨 3. 阅读第六节,完成表格: 名称 云彩情况 天气情况 晕 华 虹 霞 【学生活动四】拓展延伸,探究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学生活动五】激辩创新 1.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2.理解说明语言的通俗准确性。说明方法的恰当性。(分类别、打比方等) 3.了解文中所出现的气候物象的知识。④让学生欣赏多姿多彩云彩图片。 (教学素材片) 二、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活动一】整体感 1.思考: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就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界的物候现象。 2.初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提示:课文可分为4个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