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84361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5508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课件,教学设计
    第三课第二目: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课程标准】2—2—3 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代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提示:秦汉、隋唐、元明清时期的帝国疆域,魏晋南北朝与宋辽金夏时期各分立政权的疆域) 2—2—4 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提示:历史上中国疆域内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2—4—4 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事例,体会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趋势。(提示:从商贸活动、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战争征服等视角,引导学生观察区域联系的方式和程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的建立的民族、建立者、主要生产特征等基本概况。知道契丹族、党项族、汉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概况。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表现与影响,正确认识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地辨析澶渊之盟的影响,并能进行合理评价。 过程与方法:以预学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自学的提供目标引领学生自学;创设历史情境,一定程度上重返历史现场,理解历史感悟历史,通过对历史的体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发展学生历史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唯物史观,能真正站在历史现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树立文明史观,能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观察辽宋时期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增强民族自尊心,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宋辽西夏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的表现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探究宋辽西夏之间的战与和及带来的影响,正确认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中的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中第二课内容《北宋、辽西夏并立》,主要呈现的内容是汉人的北宋政权、契丹人的辽政权、党项人的西夏政权,三个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交流的历史。是在学习了北宋了政权内部结构特点之后,介绍北宋生存的周边环境的一课内容。前承隋唐时期中国周边的发展,后启金元的崛起与统一。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这一主题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也起到非常的作用。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真正站在历史现场看待历史问题,又怎样跳出偶然的历史情景,看到历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理解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华文明史的物质,就成为本课非常重要的考验。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秦汉隋唐的历史,也学习过了北方民族整合的历史,对中国大一统、民族融合的历史特点,已经有一定的感知了解。前一课还学习了《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对北宋政权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基础也是本课学习内容、理解本课内容的重要起点。八年级学生,其理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相关历史问题探究问题可以设置的难度稍高一些,理性思辨的程度可以深一点。初中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在乎同伴的评价,在老师面前发言的意愿,不如在同伴同学面前发言积极,所以可以适当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个体智慧变成集体智慧,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时间与空间。 【教学过程】 师生主要活动主要过程 设计意图 课前循环播放北宋、辽、西夏典型历史图片,并配以舒缓音乐。 营建历史情 师生问候,开始上课。 境,感悟真 出示四张历史图片(汉、唐、宋、元)四个朝代的疆域图。 实历史 问:根据同学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认识一个 从疆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