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选择题 1.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精神财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强调这二次航行都美中不足 B.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 C.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 D.同时指出了两次航行的弊端 2.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 ( ) 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 D.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黑奴贸易 3.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了流水线作业。流水线的使用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的汽车底盘组装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平民汽车”。下列对流水线作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价格 B.不能从根本上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C.从此工厂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D.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的进步 4.“中国传统交通方式以自然力为动力造成人口流动困难,这一方面限制了人们流动范围,形成安土重迁的传统;另一方面形成交通特权和等级性,流动多为官、士、商,国家设官道、驿站、舆轿等级制度。开口通商后,西方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清末民初时已经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众化、公共化长途交通网和城市交通体系。”材料表明,中国近代交通方式的变革( ) A.使中国对外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 B.有利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促进中国交通在城乡的均衡发展 D.冲击了社会等级和特权制度 5.下列各项,在后世又曾大规模增修或扩建的工程是( ) ①郑国渠 ②都江堰 ③赵州桥 ④长城 ⑤大运河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④⑤ 6.下列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上最早的汽车诞生于美国 B.工业革命时期的汽船发明于英国 C.美国莱特兄弟19世纪末发明了飞机 D.中国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是轮船招商局 7.秦朝驰道宽约67米,十匹战马可以并排奔跑,至今仍然坚固,寸草不生,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一大成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战马是主要的运输工具 B.陆路交通建设质量较高 C.秦朝军队的战斗力强大 D.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8.新航路开辟以后,亚非和欧洲之间联系加强,但是需要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为此人们修建了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伊利运河 D.京杭大运河 9.京沪高速铁路途经中国的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京沪高铁的修建给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铁路的自主创新能力 B.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C.推动铁路运输结构优化和完善 D.促进两大经济圈之间的交流 10.下面是1908—1912年上海制造电气公司运营的电车载客量统计表。据表可知,此时的上海( ) 1908年 1909年 1912年 57万人 1 177.3万人 4 073.4万人 A.传统等级观念被彻底打破 B.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城市生活的节奏加快 D.实现交通工具近代化 11.近代中国哈尔滨、太原、成都、昆明等地的铁路局修建的铁路轨距是1米,俗称为“窄轨”,与中国当时四大干线京汉、京奉、津浦、沪宁接不上轨。这种情况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 B.重工业基础的薄弱 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铁路建设各自为政 12.随着火车、轮船、汽车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