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52505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 课件( 共27张PPT)

日期:2025-11-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880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PPT,27张,课件,评卷,素养
  • cover
(课件网) 期中素养测评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5分) 一、 用正楷字端正美观地书写下面的句子。(2分)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 陆九渊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 陆九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二、 看拼音,写词语。(5分) yán jiū   经过仔细的 研  究 ,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关于这种动物的 mó fǎnɡ ào mì zhù mínɡ  模  仿 行为的 奥  秘 ,并在国内 著  名 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 tián bǔ 相关的论文, 填  补 了国内这个领域的空白。 研 究 模 仿 奥 秘 著 名 填 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三、 选择题。(6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硬”与“他硬熬过来了”中的“硬”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 A ) A. 遇到了困难不要一个人硬.撑。 B. 八十岁的爷爷身体依然硬.朗。 C. 山上到处是坚硬.的花岗岩。 D. 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过硬.。 A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解析:本题考查多义字的字义。要结合语境来判断。题干中“硬熬过 来”的“硬”指勉强。A项中“硬撑”的“硬”指勉强;B项中“硬 朗”的“硬”指身体好;C项中“坚硬”的“硬”指物体组织紧密,性 质坚固,跟“软”相对;D项中“质量过硬”的“硬”指质量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2. “第三代手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了各项性能,   了一种全 新的通话模式。”下列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 改变 改造 B. 创造 改善 C. 改正 创造 D. 改善 创造 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要想完成本题,首先要理解选项中词语的意 思;其次要反复读句子,根据语境选择。“改正”指把错误的改为正确 的;“改变”一般指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改善”指改变原有情况使 好一些;“创造”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改造”一般指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根据以上 理解,结合语境即可选出答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3. “看黄山的云海,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洁白。”将这句话放入语段中, 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① 到黄山游览,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奇松和怪石。② 而要看变幻莫 测的云海,那就要看游人的运气了。③ 它如同寒冬的瑞雪,没有一丝 一毫的杂质。 A. ①之前 B. ①②之间 C. ②③之间 D. ③之后 C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要仔细分析每句话的意思,理解句子 之间的关系。所给句子说的是云海的洁白,第②句点出了看云海, 第③句指出颜色白得像雪,且用了代词“它”,所以所给句子应该 放在②③之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四、 (独家原创)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 ”。(8分) 1. “花蕊.(ruǐ)”“既使”“蝙.蝠(biān)”“门框.(kuānɡ)”中的 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 (   ) 解析:“既使”应为“即使”,“框”应读“kuànɡ”。 2. 《掩耳盗铃》《夸父追日》《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都是中国古代 神话。 (   ) 解析:《掩耳盗铃》是寓言故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3. “猪圈”“马厩”“牛棚”“鸟巢”这些词语中,动物和它们的住所 的搭配都是正确的。 ( √ ) 4. “课文的题目是‘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这 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 (   ) 解析:这是针对写作方法提出的问题。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五、 按要求完成练习。(24分) 1. 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6分) ① 精疲力( 竭 ) ② ( 鸦 )雀无声 ③ 气( 急 )败坏 ④ 人声( 鼎 )沸 (1) 选词填空。(填序号)(2分)   夜深了,屋外 ,妈妈辛苦了一天,此时已经 ,坐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