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5863

地理必修Ⅲ中图版1.1.1区域和区域差异课件

日期:2025-10-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5237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区域,地理,必修,图版,1.1.1,差异
    课件25张PPT。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2课时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2课时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亚区。 东 部 季 风 区南 方北 方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2、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平原、高原为主低山、丘陵为主温带季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有无煤、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南尖北平 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北方:铁路、公路 南方:铁路、公路和河运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对工业的影响南米北面南轻北重方言分布:北方方言较少,南方方言繁杂。南方方言的繁杂是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反映了南方的区域环境特点:骄傲同不便,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战乱灾荒较少,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定。说话:南婉北直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由东到西: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因素———降水变化植被:垂直分异:因素———海拔变化5、青藏高寒区差异: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小结: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西部大开发范围: 陕、甘、宁、青、新、川、滇、黔、渝、藏、内蒙、桂。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按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 西部地区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匾乏。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DDA综合习题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5.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