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861882
4.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教学课件)(共21张PPT)——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333366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必修
,
选择性
,
2019
,
科版
,
生物学
,
高中
(
课件网
) 4.2全球性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学习目标 通过运用稳态与平衡观,解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后果,培养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他人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通过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生态责任感,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 [7]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情境导入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理论解释是“温室效应”假说: 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大,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 形成的原因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1975~2010年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 ①导致极地和高山冰川开始融化,气候发生变化 (3)防治措施: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2)全球变暖对生物圈的稳态有重要影响: ③地球海平面上升 ②某些物种的生长、繁殖及分布区域受到影响,加剧物种消亡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 ,主要是因为 具有 。 全球性 物质循环 全球性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粒子云,被送到了2 000km外的北欧。 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形成原因:氟利昂、哈龙等含氯氟烃类气体的排放。 危害:臭氧层的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强度增加,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 防治措施: 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烃(CFCs)、哈龙等物质。 臭氧减少危及地球所有生物 1.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等发生反应,生成了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从而形成酸雨 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2.酸雨的危害 (1)酸雨会伤害陆地植物 (2)导致土壤酸化,加速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流失 (3)降低水体的pH (4)导致有毒金属从土壤和沉积物中释放出来,进入动、植物体内 (5)会大大加快建筑物、金属等的腐蚀速度 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3.酸雨的防治 防治酸雨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 开发无污染新能源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干旱、地表松散物质、大风吹杨等。 人为因素:人口激增导致的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荒漠化不断扩大 (1)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2.治理措施 (2)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3)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荒漠化不断扩大 1.土壤污染 主要有重金属、农药和化肥等 污染物类型 污染途径 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生物造成危害 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治理周期长、成本高 土壤及水体污染严重 2.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矿山污水。农田污水。水土流失的冲积物、工业废弃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有答案)(2025-04-17)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案(2025-04-17)
2025高考倒计时生物大突破: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答案)(2025-04-17)
2025高考倒计时生物大突破:免疫调节(有答案)(2025-04-17)
基因工程的应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04-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