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音乐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862265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聆听 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038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人音版
,
二年级
,
音乐
,
下册
,
5课
,
聆听 加伏特舞曲
加伏特舞曲 ———小学二年级欣赏课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加伏特舞曲 学科 音乐 学段 低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 领域 核心内容:感受与欣赏 相关内容:表现领域中的演唱、音乐情绪与情感。 辅助内容: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中的音乐与姊妹艺术。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线谱)二年级·第四册 -出卷网-:人民音乐-出卷网-出版日期:2017.8 是否已实施 是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从音响感知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审美体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理论依据 《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课以《课标》中“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理论为依据,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进行情感体验与想象,领悟音乐的思想、生活的意境,感受乐曲风格,提高欣赏能力。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总体介绍 《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乐器演奏形式。“加伏特”原是法国古代民间舞曲体裁,其特点为中速,2/4或4/4,节奏简单、规矩,旋律轻盈,带有幽默的情绪,十六世纪起由民间舞蹈演变为巴洛克风格的宫廷舞,进入宫廷后,失去了其淳朴之风,变得彬彬有礼,具有了高贵典雅的风格。 2.曲式结构分析 《加伏特舞曲》为D大调4/4拍,复三部曲式结构,速度为小快板。 第一部分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每个乐句由两个小节组成,都在后一小节作跳跃进行,第四拍为休止,旋律中运用了断奏、装饰音和八度大跳,紧凑跳跃的八分音符和顿挫有力的四分音符一前一后,相辅相成,构成一种跳荡的节奏,形成短促、快速而富于弹性的旋律,使音乐典雅、活泼,把人们带进当年法国宫廷舞会的场面中去。谱例如下: 第二部分音乐明朗、开阔,以张弛有度的节奏与A段形成对比,尤其是连音和保持音的运用,使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较平稳,和A段里的短促的断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后半部仍保持了活泼的特性,用了许多大跳,尤其是最后一小节,连续的下行八度大跳更显得饶有风趣。谱例如下: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结束句与第一部分结尾不尽相同,第一部 分最后四小节是由慢渐快,而第三部分结尾则是渐弱,同时渐慢结束在完全小节上,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3.关于演奏乐器 单簧管:又称黑管,属于木管乐器,是木管乐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它的音色非常丰富,高音区明朗嘹亮,中音区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性强,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喜欢聆听欢快、活泼的音乐,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过程与方法”方面:对于旋律接唱、律动表演、旋律体验等教学方法比较熟悉。 3.“知识与技能”方面: (1)欣赏能力:能正确地判断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节拍,但不知道 舞曲、加伏特、单簧管等相关知识。学生对于三部曲式结构已经有过接触,但还缺少进一步的了解。 (2)识读乐谱:能较准确地识读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在字母唱名的提示下能较准确地演唱2—4小结简单旋律。 (3)演唱能力:能用轻声高位置的歌唱方法哼唱较熟悉的旋律。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教学方式:本课遵循聆听音乐的感知规律,采用从完整→局部→完整→局部→完整的音乐赏析过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实践活动。 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在分段聆听、完整聆听的赏析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聆听、画图形谱、接唱、律动、给乐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 敲手鼓的小巴郎 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音乐(2025-03-31)
2 《迷人的火塘》教案—人音版 (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音乐(2025-03-31)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凤阳花鼓 音乐教案 苏少版(2025-03-31)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唱歌 木瓜恰恰恰 音乐教案 人教版(2025-03-31)
2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人音版 (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音乐(2025-03-3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