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62578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音乐小网站《中国民族乐器 —竹笛》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492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简谱,网站
  • cover
中国民族乐器 —竹笛 选用教材: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小网站《中国民族器乐选介》 课 型: 欣赏课 课标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中国民族器乐的一节拓展教学。在学习《中国民族器乐选介》这一单元时,我联系学生实际,抓住笛子在中国的文化历史、在民乐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影响,设计了一节拓展延伸课,主要目的是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民族乐器与音乐的喜爱,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设计中,我深入研究,准确把握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点,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围绕“听”展开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正如《音乐课程标准》里阐述 “听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演奏、欣赏、表现等一切音乐活动都应围绕听进行,倾听作品、对比聆听,通过反复地听,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的教学设计以音乐的聆听、模仿为主,在聆听模仿中加深对曲笛和梆笛音色及演奏技巧的熟知,在聆听模仿中解决本课的难点,在聆听模仿中体验和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并随着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 科普兰说“你要理解音乐,在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培养学生有效聆听音乐的习惯和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必须长期努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光要细心,更要耐心,更要有恒心。只有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地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他们一定会越来越爱听,越来越会听,成为“知音人”。 学情分析: 进入九年级,学生音乐的想象、音乐知识的储备越来越丰富,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把握音乐的情绪、感知音乐的造型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音乐课上他们想了解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逐步加深。为此,在这一单元,对于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强烈的华夏民族特色的竹笛,我通过播放优美的笛子乐曲,通过大量的聆听笛子乐曲片段,培养他们有意识的聆听从而去辨别、模仿,体验,从乐器的演奏技巧上对笛子进行更深一次的探究,不仅仅是知道笛子乐曲,更重要的能有效地区分笛子不同的种类,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音乐的实践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逐步树立学生对民族器乐曲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聆听、模仿、对比、探究等多种音乐形式,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3.知识与技能: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姑苏行》音乐片段,能听辨出曲笛与梆笛的音色及演奏技巧,从而加深学生对民族吹管乐器的认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笛子的两种形式:曲笛与梆笛。 难点:能有效分辨曲笛与梆笛的音色、演奏技巧。 教学准备 西沃白板5、教学课件、曲笛、梆笛、打击乐器实物。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聆听导入 师:聆听笛子演奏的乐曲《隐形的翅膀》《卷珠帘》片段, 回答问题:主奏乐器是什么?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我直入主题,以聆听开始,培养学生“听”的习惯,选择两首“现代”笛子演奏的学生易于接受的笛子乐曲,拉进学生的心灵距离,激发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有探知欲望。 二、 聆听体验 探究新知 (一)初步聆听音乐片段《姑苏行》《扬鞭催马运粮忙》 师:聆听两种笛子乐曲片段,你有什么新发现? 【对比聆听,意在引导学生说出这两种笛子音色等不同,引出梆笛与曲笛】 (二)介绍笛子的常见分类 1、通过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